第三章 02(第1/2 頁)
</dt>
&esp;&esp;02
&esp;&esp;劉煒雖然住在新北市,卻是沒有捷運、相對偏僻的一區,因此每次離開鎮上都需要花費好長一段時間。
&esp;&esp;他靜靜等待公車,腦中不斷浮現王寶娥的臉,在他覺得情緒有些過於飽滿時,公車終於到站。劉煒上車,涼颼颼的冷氣讓飆高的腎上腺素與紛亂思緒逐漸和緩。他抱著揹包走向最後面位子,他能明顯感受揹包內的人偶正緩緩擺動手臂,他不敢將人偶拿出揹包,誰知道一具能講話的人偶能帶給乘客多大恐慌?劉煒才不想費心向每個人解釋「這是人工智慧而非玩具總動員」!
&esp;&esp;前排大嬸無視旁人高音量收看海產拍賣的手機直播、鄰座兩位國中生正嘰嘰喳喳聊著當紅的《舊案尋兇》、斜對角抱著小娃娃牽著穿圍兜兜幼稚園小弟弟的年輕媽媽正低聲念著童話書……。劉煒感嘆如果人偶能以這些極其日常卻總是被人忽視的聲音作為養分成長茁壯,屆時將展現多麼驚人的成果?
&esp;&esp;俗話說當你全心全意想完成一件事時,連路人都會幫你!可惜若非這句話從根本就是錯誤,要不就是劉煒的決心沒有強烈到讓所有人都願意助他一臂之力。
&esp;&esp;在公車擺脫惱人上班車陣終於能上橋時,一臺不知是疲勞駕駛還是純粹開車不看路的紅色小客車,竟直接從後方撞上公車。
&esp;&esp;小車撞大車,小車理所當然遭遇更大傷害,公車上的眾多乘客深深感受理論僅只是理論,他們以身體親自感受理論與現實的差異。公車體積明明遠勝小客車,這麼一撞卻讓整車乘客東倒西歪。坐在最後面的劉煒雖然是坐著,卻也因為衝擊力道整個人往前方椅背大力一撞。
&esp;&esp;劉煒餘光自車窗看見紅色的塊狀物拋物線劃過。
&esp;&esp;「車禍嗎!」
&esp;&esp;「不會有人死了吧?」
&esp;&esp;「別亂說!只是受傷啦!」
&esp;&esp;「可是車子爛成那樣,人怎麼可能沒死?」
&esp;&esp;待確認彼此傷勢後,全車乘客又恢復方才的喧譁,司機頂著一張苦瓜臉下車檢視狀況,此時劉煒才有勇氣探出頭確認自己看到什麼。好在方才飛過來的只是被撞斷的後照鏡。
&esp;&esp;「嘿!要請各位下車換搭其他公車!這臺車要停下來等警察過來!」又回到公車上的司機朝車內使勁力大喊。
&esp;&esp;劉煒無可奈何拐著腳下車,步伐蹣跚走向下一個公車站。
&esp;&esp;當目的地明確、路線熟悉,走路可以變得是一項非常機械而無需思考的活動。也因為是秩序性的活動,一但有些許差異,異狀將被無限放大,好比平靜的揹包此刻從內部不停翻攪。
&esp;&esp;他正行走在大漢橋,橋上車流壅塞,但沒有其他行人。在審慎評估四周後,劉煒小心翼翼將人偶撈出揹包,兩手託著人偶,讓人偶穩妥坐在欄杆上。
&esp;&esp;車輛往來的轟鳴聲蓋過所有,人偶僵硬地左右轉頭。
&esp;&esp;「你怎麼了?該不會快當機了吧?」劉煒道。
&esp;&esp;人偶規律的轉頭模式驀然停下,它抬頭正視劉煒。眼球是人類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劉筱馨沒有能力讓人偶的眼珠具備視覺能力,劉煒意識到人偶全仰賴收音系統去辨認說話者位置,橋上車水馬龍,人偶理所當然沒辦法確定他的位置,進而不斷轉頭嘗試鎖定方位。
&esp;&esp;「你想對我說什麼嗎?」
&esp;&esp;「什麼是死?」
&esp;&esp;人偶天外飛來的問句讓劉煒嚇得差點將人偶拋到大漢溪!好在僅存的理智制止他的動作。
&esp;&esp;除了da,連劉筱馨的人偶也開始拘泥死亡了嗎?在極度驚恐下,理性思考經歷重新啟動,劉煒想起劉筱馨說她研發的程式成長是靠接收外界資訊、自主搜尋網路資料,或許人偶是因為在方才混亂的車禍現場接收到特殊關鍵字,才發出關於死亡的疑問。
&esp;&esp;思及此,劉煒釋懷,隨後又進入另一種混亂──死亡是什麼呢?
&esp;&esp;他不可能提供人工智慧過於哲學的答案,他也不覺得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