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局勢膠著,危機四伏(第1/2 頁)
送走使者後,明徵北迴到營帳,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雖說透過一場慶功宴從使者口中套出了趙王的顧慮,也暫時緩和了局面,但他心裡清楚,這只是權宜之計。要想真正留住趙軒,還得看趙王的最終決定,而在這期間,穩定蜀地局勢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天清晨,明徵北早早起身,召集了所有重要將領和官員,召開緊急會議。營帳內,氣氛嚴肅,眾人都明白當下局勢的嚴峻。明徵北目光掃視一圈,緩緩開口:“各位,趙王使者已去,可趙將軍的去留還懸而未決。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更要穩住蜀地,不能亂了陣腳。”
首先,他對軍事部署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他把經驗豐富的將領分派到各個關鍵防線,加強巡邏和戒備,尤其是與蜀國接壤的邊境地帶。他親自來到邊境軍營,鼓舞士兵們計程車氣:“兄弟們,我們浴血奮戰至今,守護的是蜀地百姓的安寧。如今局勢緊張,可我們絕不能退縮。只要我們堅守防線,敵人就無機可乘!” 士兵們齊聲高呼,士氣大振。
在軍隊訓練方面,明徵北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訓練計劃。每天天還未亮,士兵們就開始操練,從基本的佇列訓練到實戰演練,無一不精。他還特別安排了針對不同地形和作戰環境的模擬訓練,讓士兵們能適應各種戰鬥情況。韓行負責監督訓練,他對士兵們要求嚴格,稍有懈怠便會嚴厲斥責,但同時也會耐心指導,士兵們對他既敬畏又欽佩。
在民生問題上,明徵北也絲毫沒有放鬆。他派出大量官員深入各個村莊和城鎮,瞭解百姓的需求。看到許多百姓因戰亂失去了家園,他下令徵集工匠和物資,開始大規模的重建工作。在一座遭受戰火嚴重破壞的小鎮上,明徵北親自參與重建工作,他和百姓們一起搬運磚石,搭建房屋。百姓們看到他如此親民,都深受感動,紛紛自發地加入到重建隊伍中來。
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明徵北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他還從其他地區購買種子和農具,免費發放給百姓。同時,他組織建立了糧食儲備庫,合理分配糧食,確保百姓在青黃不接時也能有足夠的食物。
忙完一天的事務,夜深人靜,明徵北獨自坐在營帳中,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疲憊卻堅定的面龐。他望著營帳外的夜空,心中暗自思忖:“蜀地歷經戰火,滿目瘡痍,如今雖有了些許起色,但根基依舊不穩。百姓們渴望安寧,軍隊也急需修整,可影玥和蜀國的威脅始終如芒在背。”
“以往我們四處征戰,卻未能真正在這片土地上紮下根來。如今若想長久立足,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治理體系。” 他的思緒逐漸清晰,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腦海中浮現,“不如以蜀地為根基,建立一個特別的區域,整合各方資源,集中力量發展。就叫華夏西南特別行政區吧,這不僅能讓蜀地得到更好的治理,也是我實現復國大業的關鍵一步。”
“但此事風險極大,一旦暴露覆國的意圖,估計天下各國必然會視我這個華夏皇族的後裔淪為眼中釘,聯合起來對付我。必須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他微微皺眉,神色凝重,“趙王只給了趙軒三個月時間,這三個月至關重要,一定要在這段時間裡,把行政區的基礎搭建起來,為後續的發展做好準備。”
然而,明徵北的這些努力並沒有逃過影玥的眼線。影玥得知明徵北在蜀地積極整頓,心中又氣又急。她坐在豪華的營帳中,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明徵北,你壞我好事,還想在蜀地站穩腳跟,做夢!” 她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謀士,商討對策。
“如今明徵北忙於穩定蜀地,兵力分散,我們可以趁機發動突襲,打亂他的計劃。” 一名謀士建議道。影玥冷笑一聲:“就這麼簡單?明徵北豈是那麼好對付的。他肯定加強了防禦,貿然進攻只會損失慘重。”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影玥最終決定,先派出小股精銳部隊,在蜀地邊境製造混亂,吸引明徵北的注意力,然後再尋找機會,給予致命一擊。
在草原上,塔娜和龍繼也遇到了新的麻煩。影玥的探子不斷在草原上活動,試圖挑撥各個部落之間的關係。一天,龍繼收到訊息,有幾個部落因為一些小事發生了衝突,而這背後似乎有影玥的影子。龍繼和塔娜立刻趕到衝突現場,看到雙方劍拔弩張,隨時可能爆發戰鬥。
塔娜站出來,大聲說道:“大家冷靜一下!我們都是草原的兒女,何必自相殘殺?這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搞鬼,想破壞我們的團結。” 龍繼也上前勸說:“沒錯,我們應該一起找出幕後黑手,而不是在這裡內耗。” 在他們的勸說下,雙方漸漸冷靜下來。經過一番調查,果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