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楚宮風雲,謀局之艱難博弈(第1/2 頁)
明徵北看著三殿下,心中明白自己能否順利爭取到楚國支援,這位三殿下至關重要。三殿下勒住韁繩,目光在明徵北一行人身上打量,眼神銳利,彷彿要將他們看穿,問道:“這些是什麼人?為何在此阻攔?”
守將將明徵北等人的情況如實稟報。三殿下聽後,目光落在明徵北身上,似笑非笑地說道:“你說你有重要之事與楚國高層商討,關乎楚國未來利益?不妨說來聽聽。”
明徵北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謙遜與自信,說道:“三殿下,如今天下局勢風雲變幻,一股神秘力量在暗中操控各國,妄圖擾亂天下秩序。蜀地如今深受其害,腐敗勢力橫行,百姓苦不堪言。而蜀地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若能平定蜀地,不僅能解救蜀地百姓於水火,還能為楚國帶來巨大的利益。我們計劃推翻蜀地腐敗統治,建立一個穩定繁榮的政權。屆時,楚國將獲得蜀地的多項貿易特權,包括開放重要商埠、減免商稅、參與資源開發等。這不僅能極大地拓展楚國的商業版圖,還能增強楚國在天下的影響力。同時,我們共同對抗神秘力量,也能為楚國消除潛在威脅,確保楚國的長治久安。”
三殿下聽後,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這明徵北所言,看似為楚國著想,實則也在為自己的計劃尋求支援。不過,他所說的合作之事,倒也值得考慮。若楚國能借此機會擴大在蜀地的影響力,對楚國的未來發展確實有諸多好處。但此事關係重大,還需謹慎對待。
三殿下微微一笑,說道:“你的話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此事重大,我需回朝與父王商議。你且隨我一同進宮吧。”
明徵北心中大喜,連忙謝過三殿下。於是,他帶著親信跟隨三殿下一同前往楚國都城。
一路上,三殿下看似隨意地與明徵北交談,實則不斷試探。三殿下說道:“明公子,你說蜀地資源豐富,可這蜀地與楚國之間隔著重重山川,即便楚國獲得貿易特權,這運輸成本也是不小的難題,不知你有何良策?”
明徵北心中早有準備,從容答道:“三殿下,蜀地與楚國雖山川相隔,但我們可開闢新的商路,利用水路與陸路聯運之法。蜀地河流眾多,可透過整治河道,打造適宜通航的水路,再結合陸路運輸,如此便能大大降低運輸成本。而且,隨著貿易的繁榮,商路周邊的城鎮也會逐漸發展起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對楚國的長遠發展益處多多。”
三殿下微微點頭,又問道:“那你說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何種勢力?從何而來?又為何要攪亂天下局勢?”
明徵北神色凝重,說道:“三殿下,這神秘力量極為隱秘,我們目前所知也有限。但從種種跡象來看,他們似乎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許是妄圖掌控天下,建立一個全新的秩序。他們在各國暗中佈局,煽動內亂,挑起紛爭,以削弱各國實力。蜀地便是深受其害的例子,如今楚國局勢不穩,恐怕也與這神秘力量脫不了干係。”
三殿下聽聞,陷入沉思,心中對明徵北的話又信了幾分。
不知不覺,他們便抵達了楚國都城。明徵北雖心中滿是對談判的擔憂與期待,但還是被眼前的繁華景象所震撼。
在三殿下的安排下,明徵北在宮中稍作休息後,便被帶到了楚國朝堂之上。
楚王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看著下方的明徵北,眼神中透著審視與考量。
明徵北恭敬地行禮後,再次將蜀地局勢、神秘力量的威脅以及與楚國合作的計劃詳細地向楚王闡述了一遍。他言辭懇切,邏輯清晰,將合作對楚國的種種利益分析得頭頭是道。
楚王聽後,臉色凝重,與群臣商議許久。期間,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大王,這明徵北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此事太過重大,楚國貿然參與,萬一陷入蜀地紛爭,恐引火燒身。”
又有一位大臣附和道:“是啊,大王。楚國如今內部局勢也需穩定,不宜輕易捲入他國事務。”
然而,也有大臣持不同意見:“大王,蜀地資源豐富,若能借此機會與蜀地建立良好關係,對楚國未來發展極為有利。況且,若真有神秘力量攪亂天下,楚國聯合各方勢力共同對抗,或許能化危機為機遇。”
楚王聽著群臣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他看向明徵北,問道:“明公子,你說與秦國、趙國也有合作計劃,不知進展如何?他們又能為此次合作提供何種助力?”
明徵北心中明白,楚王這是在考量合作的可行性與可靠性。他恭敬答道:“大王,我已修書送往秦國和趙國,向他們闡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