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聲波的迴響(第2/2 頁)
那位神秘指揮家的最後號令。
"全體人員、車輛,十分鐘內必須準備就緒。"蘇雨一邊快速分派任務,一邊示意張教授將所有監測資料傳輸至移動終端。
"我建議兵分兩路,"李默目不轉睛地翻看著音樂廳的平面圖,"一組負責外圍能量監控和群眾疏散,另一組直接突入音樂廳內部。我們必須將聲波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林小凡正專注地除錯行動式能量檢測儀:"老大,你覺得音樂廳內部會有什麼異變?按照之前的經驗,每當藝術品覺醒,必定會重塑周遭的空間結構。"
"這種可能性很大。"李默眸光閃動,"《聲波幻境》是一件聲波裝置,它極可能會利用聲波的特性對整個音樂廳進行空間重構。我們必須做好在非常規空間中行動的準備。"
張教授推了推鏡框:"我這邊有個重要發現。根據歷史資料,鄭明在設計這件作品時,曾經深入研究過音樂廳的建築聲學結構。他似乎在某些關鍵節點做了特殊的改造。"
"具體是什麼樣的改造?"蘇雨問道。
"類似於一種特殊的諧振裝置,"張教授迅速調出一張詳細的建築結構圖,"那些分佈在音樂廳各個角落的金屬裝飾,表面上看是藝術點綴,實則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聲波接收器。一旦《聲波幻境》開始'演奏',這些裝置就會形成一張龐大的共振網路。"
李默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這就解開了謎題!鄭明不是簡單地在創作一件藝術品,他是在打造一臺規模空前的巨型樂器。整個音樂廳就是它的共鳴之軀!"
十分鐘後,特殊事務調查科的車隊在深沉的夜色中破空而去。李默坐在車裡,專注地研究著錄音帶上的波形圖。每一個音符彷彿都在向他訴說著某種隱秘的訊息,但關鍵的解讀方法卻依然難以捉摸。
"發現了個有趣的現象,"他突然說,"你們注意到一件事嗎?鄭明最後的演出時間是晚上七點,而現在《聲波幻境》選擇在凌晨三點覺醒。這兩個時間點之間,恰好相隔八個小時。"
"八個小時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林小凡滿懷好奇地問。
"在音樂的世界裡,"李默娓娓道來,"一個完整的音階包含八個音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完美的迴圈週期。鄭明是在用時間的流逝來模擬音階的程序。"
車隊最終停駐在音樂廳外圍。此時的建築已經被一層神秘的光暈所籠罩,隱約可以聽到縹緲的樂音從內部傳出。那聲音時遠時近,恍如來自另一個維度的呼喚。
"全體注意,"蘇雨透過對講系統果斷下達指令,"第一小組負責構建外圍防護圈,實時監測能量波動。第二小組隨我和李默深入音樂廳。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情況,立即報告。"
就在眾人準備採取行動的剎那,李默突然感覺到手中的錄音機傳來微妙的震顫。錄音帶正以一種詭譎的節奏自動轉動,彷彿在與建築物內部傳出的聲波產生某種神秘的共鳴。
"看來,"他仰望著音樂廳巍峨的穹頂,"這場在半年前戛然而止的音樂會,終於要迎來它最終的樂章了。"
夜空中,皎潔的月光愈發明亮,如同一位無聲的見證者,默默注視著這場即將展開的超現實演出。而李默深知,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不僅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行動,更是一次直面藝術本質的試煉。
:()密室逃脫之現實副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