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洗刷冤屈(四)(第1/2 頁)
這兩日,謝寧高興得很。
湖州、錦州、儋州和京都那邊都傳來好訊息,糧食不愁賣,她算了算,已經賺了四十萬銀子了。
不僅如此,之前龐五去洛縣買藥材,原本那薛家藥鋪只願意賣給他們半船,前幾日不知何故,又找到龐五,願意再勻給他一船藥材。
要知道,當下這藥材是供不應求,且因洪災有些藥材泡了水用不了,價格都在漲,這薛家藥鋪勻一船給他們,相當於分一船銀子啊!
這事兒蹊蹺,謝寧讓龐五謹慎些,別不是落了算計,買了一船泡水藥材回來。可龐五帶懂行的人去看,送來的都是好藥材,倒是意料之外。
問那主事的,只說是主家的吩咐,說是為了答謝恩人恩情,這倒是怪了,龐五何時成了恩人?
“姑娘,我問過龐五,沒有這回事,所以這藥材收還是不收?”龐三摸著鬍子,皺著眉頭,對著送上門的錢,是想收不敢收。
謝寧道:“既然有疑惑,便不要了,別因小失大。”
龐三應了,著龐五拒了這船藥材。
誰知,沒過兩日,那人又來了,這次帶了兩船藥材,正停在儋州碼頭呢
龐四急著找到謝寧說了這事,“現在那兩船藥材在碼頭停著,五哥他不敢收啊!”
“讓龐五問問,說不清楚便一樣拒了。”
因著這事兒,謝寧擔憂半日,第二日儋州快馬傳來訊息。
卻說龐五此番見到了那主家小公子,才知道了原委,原來薛家小公子洪災時在洛縣視察藥鋪,不小心落水,得謝安所救,後來輾轉打聽到恩人和龐五同乘一船是一家,這才透過龐五想要感激謝安呢!
謝寧不知道謝安有這樣一番遭遇,當日在船上時他並未說明,只好傳信給謝安,讓他看著辦。
謝安收到信,倒是納罕,叫了曹金同去見了這薛公子,三人一見如故,成為好友,這是後話。
卻說劉錡到了儋州,找到了孔先生,老友相見,免不了一道喝茶飲酒,見諸多百姓因洪災流離失所,頗有感慨。
這日,兩人吃酒到夜深,回府路上遇到一逃難至此的乞丐,乞丐匐地向兩人要吃的,劉錡說世人皆苦,救一人何用,不如不救。
孔先生不贊同,勿以善小而不為。不僅給了那乞丐兩塊大餅,還送了他一壺酒。
誰知那乞丐竟是個酒罐子,大舌頭,得了酒欣喜不已,大悶三口,以頭蹌地,說起胡話來。
說自己是琅縣人士,碼頭為生,日日替人偷糧食,從祁縣偷到琅縣,偷的糧食不下萬石,誰知遇到劫匪,黑吃黑,自己被丟下水,被人救起來輾轉來了這兒。
劉錡說這人是瘋子,拉著孔先生入府,醉酒睡去,孔先生入了心,夜裡溜出來找到那乞丐問話,越問越心驚,酒醒了大半,考慮了一夜,第二日展開信紙寫信,叫人送去琅縣。
劉錡見事成,又叨擾兩日,回宛縣回話。
…………………
京都。
謝高這兩日總覺得不得勁兒,因著洪災,他們這些人日日上朝如上墳,往日總有人同他一道抱怨唉聲嘆氣,可不知何時起就變了。
比如今天,他在外聽到裡面議論紛紛,可一走進去,便立刻安靜下來,這就罷了,還可以說是他官威厚重,可那些若有似無帶著憂憤的眼神是怎麼回事?
莫非,自己寵愛小妾的事兒被這些人知道了?
想到此,他心裡有些惴惴不安,確實不光彩,他垂頭用餘光掃到王祈在一旁,鬆了口氣。
“王兄,也不知道今日朝會陛下心情可好些……”
往常也是如此說,王祈便會附和,畢竟他也擔憂,可今日,王祈清了清嗓子,竟然用他那一向正經的語氣戲謔道:“哦?怎麼謝尚書還擔心這個?”
這下,謝高心一沉,完了,看來真是小妾的事兒被知道了,多半是王氏給孃家去了書信,他的妻王氏是王祈的堂妹。
“王兄,何必如此揶揄我?我不過一時,呃,迷了心竅,王兄當年不是也……”
王氏曾在床笫間提起她這位正經的堂兄,前兩年也因著妾室的事兒,同正房娘子鬧呢,說起來都是二五八兩,誰差誰呢,不過是犯了男人都犯的錯。
“我哪有謝兄這麼心胸寬廣,樂善好施啊,一點也比不得…”
這次謝高倒聽出點苗頭來了,樂善好施?他在說什麼?
想要再問,可王祈已經避開他,竟然朝著陳皋去了,兩人一碰頭,後者甚至憤憤瞪了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