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謝璋論道(第1/2 頁)
“停車!”
謝安喊道。
在孔先生詫異的目光中,謝安朝著孔先生拱拱手。
“勞先生先行一步,學生有事待辦了再回。”
說完,少年下了馬車,解下一匹馬,朝著原路返回。
…………………………………
十日後,宛縣縣衙。
劉錡見孔先生愁眉不展,安慰道:“孔先生何須擔憂,三公子準備此次大課已久,想來不會缺席。”
昨日各縣學和州學大課便開始了,為期兩日,可他自從十日前在桐華鄉同謝安分別,倒再沒見到那孩子,謝安只讓人傳話來說他自己帶著人趕赴儋州,不回宛縣了。
謝瞻得知這事兒,一個勁兒感嘆謝安長進不少,可孔先生心裡卻放不下心。
“或許,我不該給他說那些。”孔先生嘆了口氣。
劉錡自然知道他說的什麼,此事孔先生始終耿耿於懷,已經憂慮好幾日了。
“可在我看來,三公子作為謝家嫡支,又是二房長子,本該知道這些。”
孔先生聽了心裡好受了些,還是猶豫道:“畢竟年齡小了點……”
“孔先生在謝公跟前十來年,謝公是如何教養謝家大公子的心裡有數,怎麼換了成謝家三公子就這樣擔憂?”
孔先生聽了搖搖頭,謝家大公子是謝家下一任家主,自然不同。
“謝家大公子往後要撐起整個謝家,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劉錡聽了,大笑道:“我就知道你是這樣想的。其實,你只管教三公子便是,這往後究竟是誰撐起謝家還不一定呢!”
孔先生聽著劉錡話裡的意思,似乎並不看好謝家大房。
“你這話何意?”
劉錡笑道:“不過山野之人粗淺的推測,先生不必往心裡去。”
劉錡雖與謝家老大謝高與謝家大郎無太多接觸,也是聽過名頭的,都是難得的人才,按常理推測,謝家往後的希望應是在謝家大房。可,謝家二房如今出了謝寧這個變數啊,一切可就不一定了!
眼下他手裡還有件事等著他去辦呢,從孔先生那裡出來,劉錡難得溜達到東大街街尾的湯圓鋪子。
因著到了六月,吃湯圓的人少了,鋪子改賣涼茶了,劉錡端起一碗涼茶一飲而盡。
一旁有幾名衣著寒酸的學子正在議論此次大課。
“這忠與孝,自古就是難兩全的。此次山長這題目出的可真刁鑽!”
另一名學子嘆了口氣,“可不是,無論持忠先於孝,還是孝在前,都難以論理。”
“不對不對,我認為這次主要論的是萬善孝為先……”
“可若對上對國不忠,這孝義便成了笑話。”
劉錡聽了幾句,搖了搖頭,實在無趣的很!別說這忠孝之事,難論出個結果來,就算有了結果,能有什麼實際意義?
是能提升大齊的國力?還是能改善鄉民的生活?或者能讓這世間的人少哪怕一分苦難?偏偏各大世家打著論道的名義,招攬這些只長了一張嘴巴的人才,可這些人的嘴偏偏最酸最毒,足矣殺人!
此時,街頭那邊跑過來一人,喊道:“聽說謝家大郎謝璋在那邊與人論今日山長的題目呢,你們不去看看?”
大課後,會有學子當街品茶論題,這也是風雅之事。謝璋作為宛縣縣學的風流人物,這種事他怎麼會缺席!
果然,剛剛還說的臉紅脖子粗的幾名學子一聽,立刻起身往那邊走。
一旁的小二叫道:“嘿,怎麼連茶錢都不付呢,還讀書人呢!”
劉錡拉過店小二笑道:“你是龐三爺新招的夥計?”
那人點點頭。
“哎,下次再遇著這類人,記得上茶前先找他們要茶錢。”
小二道:“多謝客官提醒!”
“你們三爺呢?”
“正午那會兒就出去了。”
看來龐三已經帶著人去了,不知道過會兒街上如何熱鬧呢!劉錡有些心癢,想著畢竟是謝寧的手筆,雖然他是不屑於這些小手段,倒也可以瞧個熱鬧。
“那你等著,我這就去替你把茶錢要回來!”
劉錡說著站起身,甩下一文錢。
小二拉著他,“客官,這個茶錢……”
“無需客氣,我和你們龐三爺熟的很,一定把茶錢要回來!”
說完,便推開小二,跟著那幾人往街上去了。
小二愣著,還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