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步,百日築基(第1/3 頁)
拜師儀式並沒想象中那麼複雜,也沒有其他人過來觀禮。
就請麻衣的好友,也就是本觀觀主主持,同時也是當個見證。
麻衣講講自己的師承來歷,讓知小年好好記在心裡。
這也是要等他能徹底記事了,才舉辦儀式的原因。
其實說是今天開始習武,實際上就是和他講解了一番武學層次的問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上,都符合。
所以,習武的第一步,便是將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這一步,叫百日築基。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身體同樣如此。
若是連身體所需都無法滿足,強行習練,遲早不過是氣血兩虧,百病纏身的結局。
這個階段,就是透過一些運動導引之術,均衡身體各個部位、關節,總的來說就是一次體內資源的重新分配。
用一句符合天道的話來說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百日,只是一個大概數字。
有的本身條件好,生活習慣又不差,數日便可。
有些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乃至於可以直接跳過。
當然了,要是一些天生體虛,又不注意保養身子的,就別想了。
練練導引術,說不定還能保養一番,多活幾年。
要是強行習練,什麼時候走,以什麼姿勢走,那就要看閻王爺的心情了。
百日築基之後,便是煉精化氣。
這裡的“精”有三種,一種是自己本身之“精”,另一種,是他物之“精”。
這裡的“他物”,包括但不限於是食物,天材地寶,其他動物等等。
最後一種,則是天地之“精”,根據老道的說法,那就是天地靈氣了。
這其中,重點便是一個“煉”,所謂煉化,就是把用不上的,化作自己用的上的。
人,是有極限的,精氣神大家都有,而修煉的目的,從來都是拔高精氣神。
說到這,知小年有些不懂了。
“師父,既然要拔高精氣神,為什麼後來還要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呢?”
對於知小年的這個疑問,麻衣解釋是:
人體是個容器,從小孩,到成年,容器會逐漸擴充,同時也會從外界攝入,補充精氣神。
可成長是有極限的,到達了極限,精氣神便會自然溢位。
他們煉化的本身精氣,便是益出的這一部分,因為剛開始,只能煉化有限的自由,所以前期煉氣進步會比較慢。
除非加大攝入量,例如服用黃精,人參等天材地寶。
有了內力,打通經脈之後,人體攝入能量的效率會大幅度提升。
同時才有更多內力,去打通更多的經脈。
這裡說的打通,其實是熟練,拓展的意思。
根據麻衣的說法,絕大多數人天生百脈俱通,要是不通,早就百病纏身了。
所以,打通經脈的過程,也是個馴服內力的過程。
或者說是一個用精神,浸染內力的過程。
當然了,這點麻衣並沒有給知小年說,當年自己師傅也沒說,都是他自己天資聰穎,自悟出來的。
所以他現在打算讓知小年也走一遍,自己得來的經驗,才更加深刻不是。
再說了,這小子記性不太好,現在說了,也沒什麼用不是。
“那人們是怎麼劃分實力的?”
知小年有些好奇,說了這麼多,武學境界是怎麼分的?
您老倒是說清楚點啊。
“哪來那麼多劃分,見面打一架不就知道誰厲害了。”
這小子,毛還沒長齊呢,怎麼腦海裡儘想著這些事情?
想了想,難得這小子這麼感興趣,還是粗略的說了一點。
“江湖上把內氣不生的,稱之為三流,開十二脈的,為二流,周身經脈打通,內力流轉自如的,稱為一流。”
“周天圓滿,再無精進的,稱之為絕頂,之後便是先天。”
瞥了一眼這聽的津津有味的小子,原本不打算繼續說的麻衣,想了想,還是解釋道:
“這都是他們的說法,我們只分先天后天……”
說到這,麻衣果斷不再說,要說起來,真是三歲沒了娘,說來話就長。
兩百年前的唐天寶三載(742),天降奇物,引出洛水玉龜。
當時兩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