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忽聞戰事自離別(第1/3 頁)
回到鹿臺鎮客棧之時,已是傍晚時分。
入冬之後,天黑得早,他們也是趕在天黑之前,將客房給退了。
出人預料的,桃夭夭竟然沒有回來,而且押金還有一部分,倒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若非還有桃夭夭的這點資助,他們三人現在這個樣子,可真真算是一窮二白了。
不過知小年有些好奇,按理來說,他們也在這江湖上闖蕩了有些日子了,那他們之前是怎麼過來的?
出於好奇,知小年問出了這個問題。
出乎他的預料,王文伯表示,他靠擺攤給人寫信,或是賣字畫對聯掙錢。
而韓坤則是告訴他另外一個白嫖方案,那就是去拜訪各家武林勢力。
只要你人進去了,說是慕名而來,那多少都能混到一口飯吃。
偶爾遇到些大方的,有時候還會送一些盤纏之類的。
實在不行,也可以考慮當人家的商隊的護衛,或者是直接幫人家押鏢。
不過根據韓坤自己所言,當護衛而後押鏢都有些難。
原因是人家不會無緣無故招募一個不知底細之人,如果人家二話不說就同意了他的加入,他反倒是不敢加入了。
“這是為何?”
韓坤和王文伯對於知小年的問題,都有些詫異。
看來,這位逍遙子小道長,真的是第一次闖蕩江湖。
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清楚,人家這麼飢不擇食,當然是因為前路上有更危險的傢伙在等著他們,否則誰會用來歷不明之人。
解釋一番後,知小年恍然大悟,懂了,原來如此。
不過緊接著,他們倆都對知小年的謀生手段有些好奇。
“小道長,冒昧問一下,你平時是……”
懂,就是問他平時靠什麼謀生嗎,這點他還真不好說。
“這個,小道暫時還沒有謀生手段,不過燒菜做飯,我也是拿手的,實在不行洗碗刷碟我也在行。”
當然了,還有一種他沒說。
其實他師父在信中有過交代,實在不行,他可以到人家道觀裡掛單的。
不過這得看行情,有的道觀可以掛單,可有的就不成。
有的本來不成,可給錢就成。
像之前他師父帶著他寄居在那座無名的小道觀中,他師父也是出了錢的。
除了平時幫老觀主修修道觀,平時知小年還要負責兩位老道的飲食,也要隨他們一起下地幹活。
說是掛單,其實有點像是給老觀主打長工一般。
人家道觀也不容易,大家非親非故的,進去白嫖,他知小年有點抹不開面子。
可要是給點錢,還是算了吧。
老觀主臨別前給他的那些個銅板,基本上都被他用來買吃的了。
細算起來,他這些日子裡,基本上都是在吃軟飯……
三人的功夫,在江湖上都不算差的,沒想到,卻是在這裡討論怎麼吃飯。
說起來倒是有些搞笑,且辛爽。
正當三人感慨,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之時,旁邊那桌傳來一個聲音。
“聽說了嗎?朝廷這兩年都在和契丹大戰,除了之前佔了點便宜之外,今年來都不怎麼順利。”
“誰說不是呢,之前石敬瑭不是認了人家當爹嗎?現在他兒子又想不認人家這個爺爺,真是……”
“咳咳,慎言,小心隔牆有耳。”
“怕甚,這年頭,皇帝三天兩頭的換,說不定今天還是他石重貴,明天就換人了呢?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年頭啊,我算是看出來了,皇帝還不如節度使安全呢。”
“哎……聽說契丹人都打到滹沱河邊了,只是苦了那些百姓……”
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韓坤,聽聞自己出門大半年,契丹人都打到滹沱河邊了,不由臉色大變。
他當初之所以想去河東投軍,就是因為傳聞朝廷在雁門關大敗契丹軍。
沒想到,這才半年不到,就被人反推到了滹沱河邊。
也就是說,戰場離他家不到四百里,看似還有很遠。
可在平原之上,契丹人又是一人雙騎,乃至三騎的騎兵。
快馬疾馳的話也就一天一夜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哪裡還吃得下飯。
趕忙攔住說這話的江湖人道:
“這位兄臺,方才所言是否屬實?七月份朝廷大軍不是還取得陽城(今河北清苑西南)大捷,準備反攻幽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