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丐幫大會謀玉璽(第2/3 頁)
韓坤也不太清楚,不過他認為訊息應該是可靠的。
“這是丐幫那邊,犧牲了好幾位弟兄這才探聽到的訊息,就連有財長老都……應該不會有錯。”
至於失蹤的玉璽,怎麼會出現在一名道人的手中,人家又怎麼會忽悠契丹在中原祭天立國,這點韓坤就無從得知了。
知道自己被人家排斥的原因後,知小年有些哭笑不得。
這只是那道人的個人行為罷了,怎麼能把他也劃歸一類。
進而又有些恨鐵不成鋼,你拿到玉璽,就算是私藏也好啊。
好死不死的,還獻給敵酋,不得不說,這真是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對了,你怎麼會出現在這?”
聽聞知小年這麼一問,韓坤霎時間虎目通紅,兩行血淚奪眶而出。
壞了,話一出口,知小年就暗罵自己糊塗,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也是被傳國玉璽的事情給搞蒙了,無心之下,隨口提了一句,卻沒想到,戳中韓坤痛點。
不過話一出口,覆水難收。
在韓坤沙啞顫抖的講述中,知小年也算是知道了分別的這些日子裡,韓坤的遭遇。
原來當初在鹿臺鎮分開之後,他便急匆匆的趕回老家。
家中一切安好,當時戰線還穩定在滹沱河一線,雖然晉軍糧道被斷,可軍中還有存糧,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他們也就沒那麼急著往鄉間躲避。
沒想到,一切來的如此突然,數十萬大軍,竟然不戰而降。
這個訊息,別說他們沒反應過來,就連朝廷這邊,同樣沒反應過來。
結果不言而喻,韓坤尾隨哈勒興高一路南下,被同樣正在探查契丹虛實的丐幫英雄發現。
一行人便如此,組隊南下,時不時的偷襲一番契丹人的哨隊,直到契丹人在孟津渡紮營,他們這才有所收斂。
今夜,原本埋伏在孟津渡外探查訊息的他們,忽然收到負責監視的丐幫兄弟報告。
說是傍晚時分,有三百來騎出了兵營,往北而去。
而他要找的哈勒興高,也在隊伍之中,這才有了方才一幕。
看了一眼韓坤手中提著的頭顱,對此,知小年張了張嘴,最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想來,此刻他手中提著的人頭,便是對他最好的安慰吧。
“不知韓大哥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為了不讓他沉浸於悲傷之中,知小年轉移話題,詢問韓坤接下來的打算。
“丐幫廣發英雄帖,將會在洛陽伊闕舉辦武林大會,號召諸多武林人士,一同奪回玉璽,阻止契丹祭天建國……”
伊闕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東山香山、西山龍門山相對而立。
伊水中流而過,遠望就像天然的門闕一般,得名——伊闕。
後來隋煬帝定都洛陽,因皇宮大門正對伊闕,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
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就是取的這個香山。
兩岸還有自北魏至盛唐以來,開鑿的大小石窟。
不得不說,丐幫選擇的這個地方,還是很有意思的。
水陸交通便利不說,進可沿伊河,入洛水直至黃河,順水可直達目的地開封。
就算是水面結冰,對他們來說,也比尋常官道要好走不少,不用怎麼擔心被騎兵突襲。
哪怕那時候洛陽隨之失守,他們舉辦大會的事情被契丹得知,也不用怕被契丹騎兵圍剿。
一來地形不利於騎兵展開,二來,他們這些高上高下的江湖人士,可以直接跑到山裡。
可謂是進退得宜,恰到好處了。
顯然,韓坤不會想這麼多,現在他只有一個念頭,誰跟契丹干,他就跟誰幹。
話畢,韓坤用熱切的目光,緊盯著知小年,心中一時緊張糾結萬分。
他既希望知小年同意,又怕他同意,與他一起冒險。
韓坤的眼神,看得知小年有點不自在,雖然他也想為傳國玉璽出一份力。
可這樣,真的能行嗎?
直覺上,知小年感覺是不太行的,你這武林大會一開,不就等於通知敵酋耶律德光:你洗乾淨準備好,我們要來了!
可感情上,於公於私,他都想參加。
於公,傳國玉璽這等重寶,怎能任其落在胡人之手?
而且獻上去的,還是他們道門中的敗類,他對自己家的身份還是比較有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