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流湧動(第1/2 頁)
山間薄霧漸散,陽光開始透過竹葉灑在地面,形成斑駁的光影。
風過,竹葉輕聲搖曳,似在訴說千年前的秘密。
易文貴與柳靈、石毅三人並肩返回村中,為即將到來的盛會做準備。
此時的嶺南村熱鬧非凡,來自四面八方的江湖好手紛至沓來,武林盛會將至,人人皆希冀於此揚名立萬,開闢新篇。
村內的酒肆和茶坊人聲鼎沸,刀光劍影間瀰漫著江湖中人常有的豪情與算計。
易文貴佇立於酒肆門前,夜色初臨,燈火將街道點亮得如白晝一般。
他眼望著行人喧囂,心中卻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受。
這樣的一個夜晚,卻不知會糾纏出怎樣的命運。
柳靈這時輕輕地走到他身旁,鈴鐺悅耳地響動:“圍觀的人群中,暗藏著不少不懷好意的人。”
易文貴點了點頭,關切問道:“這麼多江湖中人匯聚一堂,看似熱鬧非凡,其實也埋下了諸多隱患。”
未待柳靈應聲,耳邊忽然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正是如此。
然則,我們可不要大意失荊州。”
易文貴轉過頭來,只見石毅已在街道對面與幾位武林好手暢談。
他扛著那把沉重的鐵斧,笑聲震天,帶著縱橫山野的豪氣。
論及武功,他無疑是三人之中力拔山河的存在。
然而就在這時,街頭的喧囂中卻突兀地傳來了一聲女子的尖叫,劃破了夜的寂靜。
易文貴循聲望去,只見一名嬌小的女子被一群彪形大漢圍困在了角落之中。
那女子身形靈巧,然而面色緊張,有些許慌亂,卻也掩不住眼中倔強和勇毅。
那女子正是嶽月,一位從未出現在嶺南村的人物。
嶽月平素性格直爽,喜冒險,嘴角時常掛著輕快的笑意,愛不釋手的糖葫蘆總是寄寓著無畏的象徵。
一旁的石毅見狀,面露慍色,鐵斧向前一揮,怒喝道:“何方鼠輩,竟敢在此胡作非為!”
嶽月眉毛微挑,眼中頓時添了幾分希望,目光投向石毅等人。
她心知此時如果不能依靠他們,恐怕難逃一劫。
那領頭的大漢獰笑著轉過身,將手中的刀指指點點,看似要做一個了斷:“區區官差,居然想管我賊家的事?”
易文貴面色不動,心中卻明白,這些人絕非廣義之輩,還有可能是藏於暗處的勢力一份子。
心中的念頭令他無從抑制地按捺,立刻暗中運作那被封存多年的內力,躍身而出。
他腳下一滑,如風飄影,幾步之內已然站至那群彪形大漢之前,雙目似電,直視那領頭之人:“此地官差不易,爾等且莫驚擾百姓。”
那領頭之人見狀,雖然面無懼色,卻也知眼前人恐非易與。
實際上,他心中亦有打算,但未料這幾人出手如電,生生亂了陣腳。
易文貴見他遲疑不決,心中卻不敢掉以輕心,隱然之間,新得力量卻作出了回應。
十餘年積年之力像是啟動了某種古老的機關,在他體內蜿蜒而起,成為他手中無邊無際的力量。
領頭之人意識到無法佔據上風,便揮手示意,叫身後那些幫手打算退去,但豈料他們動向未足,便覺肩頸之處一陣劇痛,彷彿被天外飛來的物什狠狠擊中。
不遠處柳靈面帶微笑,收起了胳膊上的長弓,杏眼微露狡黠:“這些人膽敢逼迫弱小,不可輕饒。”
嶽月得收援兵,知機地從側旁竄出,騰越幾步便站到石毅旁,眼角充滿謝意:“多謝相救,嶽月在此親謝。”
石毅望著她流露摯誠,便微微點頭,放鬆了手中的斧頭:“在下名石毅,與同伴一同來此,何必客氣。”
他與易文貴對視,示以安心。
抱住了這一條生機,嶽月隨即加入了三人行列,將眼下情形與他們做一簡述。
那聲尖叫乃是因察覺異樣,她沿路尾隨一個神秘低語的身影,最終在這村中遇到麻煩。
易文貴聽其言義,暗忖這大事非比尋常,不可倚此小事而至敗,便展開心智,欣然與她同行。
翌日清晨,嶽月與易文貴三人計劃抽身混於行會中。
今日,正是嶺南村內坊間傳聞的“歸隱門”掌教招收弟子之日,江湖各途人選匯聚一堂。
歸隱門乃是名門望派,名聲赫赫,在這一帶素有威信。
然而今日,城中流言卻悄然傳出,訛言中夾雜著那位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