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報名日(第1/4 頁)
牛城體育館在每個秋冬交替時都顯得格外的肅寂,周邊的樹木由於是新栽培的,看上去是弱不禁風的。鍾海開車來到單位,從副駕駛拿過雙肩揹包和昨晚熬夜整理的“競賽方案”沒好氣的下車了。鍾海是福建人,因為大學時主修當時新興學科“體育運動管理”,於是在畢業時學校將其分配到了牛城體育局,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破格被提拔為競技體育科主任科員。其實,作為大學生的身份來說鍾海的職位已經不低了,但是鍾海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麼?或者是自己應該在這人均專科學歷的職場環境中,該有更好的晉升機會;又或者自己該早點聽大伯父的話,離開這每到冬天就讓他乾燥難受的城市。不過,鍾海作為當時的“天之驕子”,他有自己的傲骨,他想在北方創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鍾海想到這裡,抬頭看了看單位前院建築上的“牛城體育館”幾個大字,他雙手往身上整理了一下競賽方案,加快了腳步趕往科室。
來到科室的鐘海看到科長早早就伏案於辦公桌上,邊呷著茶水,邊翻看著新一期的《當代體育》,看得津津有味。鍾海很尊重自己的科長,別看科長年齡剛過40,但是每天在單位早來晚走,還經常自己打掃整個辦公室,同時下屬誰有工作需要協助時,科長總是熱心提供一切儘可能的幫助。鍾海的“競賽草擬方案”就是由科長在討論會上積極推行後才得以拍板的。鍾海恭敬的來到科長身邊,雙手遞上方案後說道:“科長,這是籃球中學生杯的方案,您給把把關!”科長接過方案放在桌上,示意鍾海在自己面前落座後,又給鍾海倒了杯自己剛沏好的茶水。待到科長拿起方案看了又看後說道:“今年有個小變動,我想跟你先說一下,稍後你在和教育局的同志們討論方案時一定要提一下!”鍾海迅速掏出了筆記本記錄著。科長合上方案後繼續說道:“方案就按你的意思來,需要協調咱們單位或者外單位資源時你儘管開口。我說的小變動是,個別學校提出破格招錄初中生參加比賽。你也知道近幾年咱們牛城初中就練體育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好的苗子也能看到不少。我最近接到了好多電話,有上面提議的,也有下面推薦的。所以,我想徵求你的意見,在本著‘安全、有序、符合規定’的原則下,看看可不可以讓一些初中生裡優秀的孩子也參與到比賽中來?”
鍾海記錄完科長的話後,把筆拿在手中把玩著說:“科長,及早發現運動領域有天賦的人才,這一點於運動體育事業發展肯定有益。但是,學生畢竟主業是學習,您看教育局那邊我該怎麼提這件事比較好?”科長泰然自若的從抽屜裡掏出一包香菸,點燃一根後讓了讓鍾海,在對方婉拒後科長說道:“這點你放心,教育局的韓局長給我打來電話特別推薦了一個學生!喏……就是這個孩子!”說罷從左手邊的報紙堆上拿出了一份翻好的報紙,丟在鍾海面前用手點指說道。鍾海看到了李明的的報道文章,想起這兩天自己女朋友因為是學校老師的緣故,也總在自己面前提到“李明”的事蹟。鍾海迅速瀏覽了一下報刊內容後問道:“科長,這個孩子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科長深吸了一口煙,有點嗆著自己,輕咳著說道:“咳~~咳~~真不該抽!都快戒了!這個……咳……這個孩子啊~!180的身高,才剛上初一。籃球打得非常好,具體多好我還沒有見過,但是聽他登入的二中劉指導說,肯定會讓咱們眼前一亮!”
鍾海知道劉指導的執教能力,而最近和礦務局中學的教練,還有冶金廠的文體科的負責人打交道時,對方也都透露出有個初中生最近在野球場上很是突出。鍾海大腦中飛速的梳理著各方資訊後圈定,這個叫“李明”的孩子確實正如科長所說,會在即將到來的中學生杯籃球比賽中“脫穎而出”。不過,鍾海想到了更深的一層,於是試探著詢問道:“科長,比賽應該可以容納符合條件且優秀的選手參與。您是不是還有更進一步的打算?”科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要不說大學生就是大學生,看問題的層面都跟別人不一樣。省裡將會開展‘高水平運動人才儲備計劃’,這麼好的苗子,也算是咱們牛城籃球界貢獻的一份力量了。你是大學生見過世面,而且還去體委受訓過,我想由你來親自關注這個孩子,看看他是不是那塊料?”鍾海一開始內心是拒絕的。因為這種事情無非兩種結果,一是對方父母贊同孩子專走體育發展道路,一切聽安排,最後孩子成才,皆大歡喜。不成材就全怨鍾海自己;二是對方父母拒絕,但是迫於領導層面給出的壓力,只能找到現有的各種政策進行扶持,到最後這種孩子只能成長為一個眼裡只有利益的“體育混子”。或者乾脆對方父母就不讓孩子走體育之路,也不會應接鍾海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