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周家(第1/1 頁)
。普遍說法是,周家懷有不臣之心。先帝雖心有不忍,卻還是下令將其滿門抄斬,周後自盡而亡。最終,先帝封奚妙為恪謹公主、奚恆為哀王,將他們打發至偏遠的封地,這場家族的覆滅就此落下帷幕。
“你與我仔細說說,周家當時所犯下的罪行究竟是什麼?”事情肯定不止這麼簡單。
康福思索了片刻,便壓低了聲音道:“此事委實是個天大的誤會!殿下,奴不敢妄議先帝……不過,”他再次壓低了聲音,顯得十分害怕,“當時一應人證物證都是由魏大人送到先帝跟前……先帝也是被魏大人所矇騙啊!”
這話是拿來哄小孩的吧!奚妙追問道:“這魏大人是何人?與我外祖一家曾有矛盾?”
“……是吳後的妹婿。”吳後是先帝早逝的第一任皇后,生育了天生體弱的三皇子。
稍加想象便能感受到前朝的奪位之爭有多激烈了,兩任皇后的家族決鬥——現任皇后的家族說沒就沒。
如果要翻案,應該阻力不會很大吧?奚妙心中想著這句,卻一個順嘴說了出來。康福眼中精光一閃:“殿下,此事諸位明公早有議論,陛下乃天命所歸,周家身為外戚怎會有不臣之心……若殿下不嫌棄,奴可使人在半月後的大朝會上諫議此事……”
內宮有品階的太監宮女大都與部分朝臣有些私下聯絡,這在大興朝內不是秘密。就拿周家覆滅這件事來說,內外保持一致的處理態度可見一斑。
“……這樣,你尋個理由,去把這個案子的卷宗尋來,這事需要從長計議。”奚妙沉吟了一下,還是覺得不能魯莽行事,就她所觀察的這些前朝大臣,沒一個是好相與的,再者說萬一這個案子先帝也參與其中了……自己要翻案說不得要被扣個不孝的帽子。
她如今給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就是做好吉祥物,少說少做。
這樣識趣的做法深得文官們的讚賞,也逐漸在京中宣揚出她“貞靜賢良、純孝友悌”的品德。甚至還有文人墨客吹捧她是天下女子之典範,這些都讓她百般不適,卻又只能捏著鼻子忍著。
康福自是對奚妙的做法沒有異議,恭維道:“殿下遠見,奴萬不能及也。”
*
“楊僕射,楊相公……弘施!你莫走那般快……”一個虛胖的男子氣喘吁吁地追趕著一位身材勻稱體態優雅的官員,男子是督察院御史石景茂,官員正是楊漸信。
楊漸信似乎很不想與這位御史有過多接觸,腳步逐漸加快,往楊府的馬車上一鑽,吩咐道:“速速回府。”但石景茂與他相交多年,哪能不知道他的打算,一段小跑後竟也跟著上了回楊府的馬車。
“楊兄,相識多年,在下是有極要緊的事……”石景茂絲毫不管楊漸信黑如煤炭的臉色,自顧自地說起來,“此事不好在此處分說,去楊兄府上,早前聽聞楊兄家中有善做酒者,正好就酒議事……定讓楊兄得趣。”
馬車很快駛回楊府,兩人對坐在府內的一處亭中,四下無人時,楊漸信目露催促之意:“到底何事?你是御史,私下與吾交際乃是大忌!”
石景茂嘿嘿一笑,卻在桌上蘸取茶水描了個“周”字。
他微微眯起雙眼,視線落在那個字上,看清的瞬間,撫須的手一頓。兩人心知肚明地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對飲了一杯……
遠處,只能隱隱聽得兩人低低的、若有若無的竊竊交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