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妥協(第1/1 頁)
p>牢房內,賀蘭渚靜靜地端坐在角落,微闔著眼。正使何泰不大受得了牢房裡陰溼的環境,正緩慢地在狹小的室內走動,時不時還敲擊一下自己的大腿,以緩解疼痛。
“何大人,想來今日興宮使者便會前來,大人也可舒緩一二。”說話的是另一位副使。
何泰笑道:“老夫老矣!若非五殿下的足智多謀,此番出使吾等定得不了這般多的好處。”
“是極!”另一副使很是贊成。
在角落裡裝睡的賀蘭渚此時開口道:“二位對渚過譽了,若非兩位大人身份顯貴,大興何以斷定我大殷是誠意求和?”
幾人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不出他們所料,宮中使者在今日用午膳前,就將他們送出了監牢。兩方虛情假意地客氣了一番,宮使告知他們:“兩位貴人於宮中多次過問幾位大人安康……若下晌無事,可前去拜會。”
“謝宮使相告,本使感念貴人惦念,修整一番便往興宮求見。”
用過膳食,整好衣冠,幾人便遞了牌子入宮。
奚妙這次是在兩儀宮正殿面見他們,五位輔政大臣也俱在。
氣氛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劍拔弩張,雙方只是各列一側,和談判桌的排列類似。
何泰率先開口道:“本使聽聞大興皇帝與長公主多次過問吾等幾位安康,甚是感念,特來求見。”
這次奚恆沒有在讀書習字,他緊緊地繃著臉蛋——
“殷使客氣,先前有些許誤會,今日幾位明公皆在,可將誤會一一分說。”他一板一眼地揹著奚妙說與他的話。
坐得離奚妙最近的楊漸信接上這個話茬,他撫了撫長鬚,先是一頓掉書袋引經據典,後委婉地表示——你殷國不做人啊,說是議和其實是背刺。
但何泰絲毫沒有尷尬的意思,他端坐在椅子上,態度強硬:“兩軍於千里外邊疆對戰,吾等豈可知曉?況戰事變化多端,前線智將也不可盡知。”
“柳城已然為我大殷領土,此不變之道理也!”
此話一出,殿中禁衛悄然將手壓在了腰側的劍鞘之上。
“不過……”一旁的賀蘭渚卻突然插嘴,凝滯的氛圍也隨之被他打破,“大父曾教渚,殷興不可大動干戈[1],若因誤會致使天下紛亂,實是暴君之行。”
“渚提議,可使吾等長留興京,溝通殷興,此事定能得以完美解決。”
他說話的神態總是給人以一種極誠懇的視感,又是年輕的殷國皇孫,哪怕此時他的提議聽起來也只比何泰要平和一丁點,也足以讓被動的大興這邊慎重考慮了。
但奚妙聽到這話,腦中已經響起了急促的警報——使者是最好的間諜,合法居留交際!
若說奚妙在賀蘭渚第一次提起時,還只是懷疑他的用意,但他第二次且是在這種情形下提出,她可以斷定,這人就是想滲透大興!
先前說的什麼二十年內不起戰事,意思應該是“二十年後吞併大興”吧!
可殷國使團明顯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兩相配合之下,幾位明公也許知道對方的險惡用心,也只能面面相覷後答應下來。
眼見這幾位大臣就要滿口答應,奚妙顧不得那麼多了——
“既然這樣,不如雙方各派使臣長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