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過年(第1/1 頁)
井底之蛙、和尚挑水。”
“還是老規矩,講完了要寫聽後感。”
每一個長大的人都會變成小時候最討厭的模樣,比如說奚妙以前最討厭寫讀後感,但現在卻發現這招真好用。
這三個故事被奚妙進行了創意性地改編,新增了很多背景介紹和人物細節,比如那個守著兔子來撞樹的宋國人,她說這個人啊,家境一般,又恰逢連年災害,就快要吃不起飯了,但人又懶惰不願去給人做短工……
她講故事沒有之前那位小將講的動人,但奚恆也不挑,跟著奚妙的思路去猜測她想要告訴他的想法內容。
不得不說,在那些學士們的填鴨式教育下,奚恆的基礎打得非常牢固,加上他平日裡也要跟著各位大臣們開會議事,即使每天都瞪著眼看著他們議著議著就臉紅脖子粗的……
但他的優秀水準也令奚妙震驚——“阿姊,第一個故事是想說人該有變通之能,死守一處無法等到轉機。”
“第二個故事……是不是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三個應該是用人不是簡單的1+1=2?”
再過幾年,自己該教無可教了。奚妙腹誹著。
不過也好,至少自己也不愧疚,還能早早退休、享受安逸的生活——不是她墮落了,而是古代貴族的生活實在是令人難以逃脫被腐蝕的結局……
“基本都說到了,不過我還有要補充。”
她的解讀都是以前從題目答案裡看、或是從網上的碎片資訊裡學來的。
比如說萬物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制度和思想也需要與時俱進——這是她想灌給奚恆關於改革的種子。
大一統王朝300年一個週期,這是自離開奴隸社會後各王朝難以逃脫的命運,如果還是早期,那還能透過強硬手段制定新規則……可越到後面,就基本只能透過改革來想辦法續命。
奚妙不是什麼政治家野心家,不懂所謂將國內矛盾轉移到國外的辦法,也不敢打包票自己能率領一場新革命,還是在這個精英掌握著時代絕對話語權的時代。
再比如說,真理都是相對的,人的認知決定了他的想法行為。
所以想要弄清這個人到底要幹嘛,就得弄清他的認知裡,這件事的模樣——這是她正在為翻案、處理宮變做的準備工作。
最後就是用人了,正好和她最近在暗中推進的內宮選拔相關,而奚恆的題目已經出得差不多,過完年,便會是整個大興的考試錄用制的第一次正式嘗試。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步子也要一腳一腳地邁……奚妙反覆告誡自己——冷靜、謹慎、忍讓。
且待她將這內宮清理乾淨,再來對付外面那些如狼似虎之輩。
或許,她還能在這裡的史書上留下一筆呢!奚妙不無黑色幽默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