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招賢令釋出!(第2/3 頁)
詳細規劃與籌備。”
“不僅要考慮考核內容與標準,還需安排專人負責組織實施,確保公正無偏。”
“同時,對於可能出現的反對之聲,亦需提前想好應對之策。”
“昱不才,願作為其中一員,為主公赴湯蹈火,衝鋒在前,直面所有反對之人。”
郭嘉也連忙拱手道:“主公,嘉不才,也願為此事的考核之法,為主公分憂。”
“屬下亦願為主公分憂。”
“屬下……
一時間,賈詡、鮑信、棗袛等人齊齊拱手請命。
荀彧依然在皺眉沉思,沒有說話。
而陳群、楊修等人,見今日之事已是大勢所趨,便也急忙站出來紛紛請命。
,!
“主公,屬下願去說服各世家大族,為主公遴選出有用的人才。”
“屬下亦願前往……
陳群這些人不傻,相反還都是聰明絕頂之人。
他們知道,若這會不站出來,回頭這事的參與,可就沒他們份了。
要知道,這可是負責考核、選拔人才的肥差啊?
其中牽扯到的各種利益,以及既得的權勢,絕對可以讓任何人,為之趨之若鶩。
此時,曹操終於腦袋清明,篤定了打算。
他神色肅然,目光堅定,聲音低沉而有力說道:“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
“吾意已決,即日起,頒佈招賢令,不論出身貴賤、貧富、賢愚,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濟世安民之才,皆可來投。”
“經統一考核後,吾必量才而用,不使其明珠蒙塵!”
曹操話音一頓,威嚴的目光一一掃視眾人,緩緩說道:“至於選拔考核之事,由文若牽頭,仲德、奉孝輔助,你們三人負責擬定詳盡的招賢與考核策略。”
“諾,屬下遵命。”
荀彧心中一嘆,連忙拱手領命。
荀彧心中原本的擔憂,已消散大半。
他深知曹操此舉對於招攬人才、壯大勢力的重要性,也明白郭嘉之言乃是當下的務實之策。
當下,他便開始思索如何在各地廣佈求賢令,如何篩選甄別各類人才,以充實曹操陣營的人才儲備。
“諾,屬下定不負主公之託。”
郭嘉神采飛揚,目光激動地看著曹操拱手。
今日,他終於履行了之前對曹操承諾,為曹操力排眾議,推出了招賢令。
曹操亦含笑點頭。
“諾,屬下遵命。”
程昱欣喜不已,心想自己終於可以回東阿,招募那些志同道合的好兄弟了。
為了這一天,程昱可是企盼了很久。
曹操亦含笑點頭,目光轉而看向另外幾人,沉聲道:“長文、德祖,正平,你們三人負責與世家溝通周旋。”
“闡明吾之良苦用心,務必使他們知曉,此舉絕非削弱世家,而是為了充實壯大朝廷之實力,以求儘快復興漢室,重現昔日高祖之輝煌。”
這時候,曹操還不敢表露任何自立的想法。
只能是扯起漢室這面大旗,挾天下以令諸侯。
“諾!”
陳群率先拱手領命:“主公英明!如此一來,何愁人才不聚。”
“諾!主公此舉,實乃高瞻遠矚!”
“屬下……。”
楊修、禰衡亦拱手領命回應。
賈詡目光閃爍,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一旦曹操頒佈招賢令,一飛沖天之勢即成。
這天下,試問誰還是對手?
如此,他也可以去尋李儒,實行出長安時,謀劃好的那個大計了。
如果賈詡猜得沒錯的話,李儒現在肯定在幷州與幽州晃盪,且應該已經佈局得差不多了。
只是,如今應局天選之人,可能要變成曹操,而不是袁紹。
至此,曹操陣營中的眾人,在歷經一番激烈的討論與權衡後,終於對這一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重大舉措,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第二天,曹操親自面見漢帝劉協,稟報了此事。
對於曹操這項復興漢室的計劃,漢帝毫不猶豫應允,也懶得跟那些大臣們商議了,就立刻頒佈了聖旨。
公元197年4月的尾聲,初夏將至,人心開始燥熱。
大司空曹操,於毓秀臺代替漢帝宣讀聖旨,頒佈《招賢令》:
“不問出身,不問過往,只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