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曹操是個記仇的真小人(第1/2 頁)
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啊!
絕世的猛將從天降啊!
曹操心裡樂開了花,快步走到太史慈跟前,大笑道:“哈哈,吾朝思暮想,就盼著能有子義這般的英雄豪傑來許都,今日總算是如願以償,上蒼待吾曹某不薄啊!”
“太史慈,見過曹公!”
太史慈神色莊重肅穆,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曹操連忙伸手扶起,含笑點頭道:“子義啊,吾帳下如今正缺能征善戰、勇冠三軍的上將,不知你可願屈尊降貴,留在吾麾下,助吾一臂之力?”
上將,在三國時期,乃各諸侯手下武將的天花板,可單獨領一營五萬兵馬,征戰四方。
袁紹的河北四柱,顏良、文丑、張合、高覽。
袁術麾下的紀靈、橋蕤。
劉表麾下的黃祖、蔡瑁。
以及未來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這個層級的武將。
目前曹操的麾下,能稱之為上將者,只有曹仁、曹洪、夏侯淵、夏侯惇,以及新加入的黃忠。
太史慈的武力值,在三國時期,絕對堪稱一流。
孫策被稱之為江東猛虎,夠厲害吧?
可他跟太史慈在神亭嶺大戰中,也只是打了平手。
但可別忘了,太史慈還有一手百步穿楊的箭術。
如果在亂軍之中,太史慈比很多武將的殺傷力更強。
“上將?”太史慈心頭猛地一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激動。
他此次來投曹操,本就只想謀一個低階的校尉即可。
卻沒想到,曹操竟然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
隨即,太史慈再次抱拳行禮,言辭懇切說道:“曹公,吾從遼東一路跋涉而來,途經青州等地,直至兗州許昌。”
“這一路所見所聞,遼東、青州之地皆是民生凋敝、困苦不堪。”
“然而,當踏入兗州境內,卻見一片繁榮昌盛之景,且百姓們安居樂業。”
“由此可見,曹公心懷蒼生,治國有方,實乃當世明主啊!”
常言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太史慈這位忠肝義膽的豪傑人物,此刻毫不吝嗇地道出了心中的肺腑之言。
曹操老臉一紅,擺擺手道:“子義,曹某目前做的些許微末之事,實在不值一提。這明主之稱,吾是愧不敢當啊。”
“不過,倘若能有幸得子義相助,曹某堅信,必能早日實現天下一統之宏願,讓萬民皆能安享太平盛世之福。”
太史慈聞言,頓時胸中豪情萬丈,心中再無遲疑,單膝跪地道:“太史慈願自此以後,死心塌地追隨曹公,哪怕是赴湯蹈火、出生入死,亦在所不辭!”
“哈哈,子義快快請起!某得子義,將如猛虎添翼,何愁大業不成!”
曹操大笑,一把抱住太史慈肩膀,把他拽了起來。
得了太史慈這員猛將,曹操自是喜不自禁。
而曹操只要一高興,自然就要喝美酒,品鹿肉。
卞夫人見曹操回來這麼多天,好似對她這塊地失去了興趣。
於是,卞夫人主動烹了一大盆鹿肉、鹿鞭、虎鞭,給曹操端了上來。
曹操見狀,立即心領神會一笑,知道今晚又要俯首甘為孺子牛了。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必須把太史慈招待好。
隨即,曹操命人喊來黃忠、典韋、夏侯惇、魏延陪同。
在司空府中擺下宴席,為太史慈接風洗塵。
宴會上,眾人推杯換盞,氣氛熱烈非凡。
黃忠跟典韋、夏侯惇都是豪爽之人,跟太史慈推杯換盞之間,大家很快便稱兄道弟起來。
而當魏延得知太史慈被任命為上將後,心裡那叫一個難受。
太史慈的威名,魏延亦有所耳聞。
他自認為不比對方差多少。
但沒辦法啊。
誰叫自己是俘虜的身份,而太史慈是自願投效。
至於黃忠,那是個例外。
魏延自認不是這老傢伙的對手。
魏延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立下戰功,爭取早日跟這些人平起平坐。
席間,曹操詢問了一些遼東這些年的情況和局勢。
太史慈均一一如實作答。
他告知曹操,自界橋之戰後,公孫瓚的實力每況日下,恐怕堅持不了太久。
如無外援的話,兩年之內,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