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西廠,雨化田!(第1/2 頁)
荀彧的未盡之言。
曹操自然明白。
“唉……”
曹操輕嘆口氣,語重心長說道:“文若啊,如今吾之大業正如旭日東昇,方興未艾,且往後之路漫漫修遠。”
“以往大漢朝廷的官員都是什麼德性,你我皆心知肚明,在此便無需贅言了。”
“在吾看來,唯有伯寧這般心志堅定,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品性,才能夠有力地遏制各地官吏的不法行徑。”
“若是用一個只知圓滑處世、心智不堅之輩,一旦受到威逼利誘,從而徇私舞弊,致使冤案頻發,那對我們的大業,必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甚至於,對你們,對百姓,或許是一場災難。”
曹操的一番話,如暮鼓晨鐘般,振聾發聵。
頓時讓荀彧如夢初醒,豁然開朗。
“呼……”荀彧深吸了一口氣,神色鄭重說道:“主公,屬下今日受教了。”
言罷,荀彧朝著曹操深深地躬身行了一禮。
曹操微笑看著荀彧,坦然受了這一禮。
他剛才那番話,可不是嚇荀彧。
在他的計劃中,將準備成立一個類似明朝錦衣衛的職能部門。
而歷史中對錦衣衛的風評,簡直不要太臭。
曹操認為,也只有滿寵這種剛正不阿的性格,才能勝任這份差事。
此時,荀彧若有所思,拱手問道:“主公,伯寧這個新設的職位,其職權範疇與御史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御史僅有彈劾、監察之權,而無偵查、緝拿、問罪之能。”
“依屬下之見,既然二者差異顯著,則不宜混同,當另立一全新部門為宜。”
曹操聞言,欣然笑道:“文若所思,正與吾不謀而合,當如是也。”
荀彧略作沉吟,又恭敬問道:“主公既已有所考量,那依主公高見,此部門當以何名命之,方能恰如其分呢?”
在荀彧看來,此職位既由曹操提出,想必其心中已有定奪。
“錦……”曹操剛欲脫口說出“錦衣衛”三字,卻又瞬間止住。
他念頭一轉,覺得這個名字,貌似有點不太友好。
錦衣衛三個字,很容易讓他聯想到明朝的那些尖嗓子宦官。
西廠,雨化田,瞭解一下。
況且,他本就常遭人詬病為宦官之後,可不想再被人視作為宦官頭目。
“咚咚咚……”
曹操手指有節奏地叩擊著案几,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荀彧也不催促,靜等曹操給出答案。
片刻後。
曹操忽然眼中精芒一閃,已然有了主意。
他微微一笑,看向荀彧道:“文若,伯寧所掌之機構,吾欲命名為‘政統司’,你以為如何?”
“政統司?”荀彧輕聲呢喃,反覆咀嚼著這個名字,心中暗自思忖其背後深意,卻一時難以明悟。
荀彧思索片刻後,抬起頭來,目光中帶著幾分疑惑與探究:“主公,此名聽來頗具深意,只是屬下愚鈍,還望主公能詳解其中含義。”
“哈哈……”曹操朗朗大笑,眼中精芒一閃而逝,繼而不疾不徐地說道:“文若啊,如今天下紛爭不休,干戈擾攘,咱們新近攻佔了諸多地盤,可這其中的官員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直接致使各地政令難以暢達無阻。”
“吾所擬定的‘政統司’這個名號,其中的‘政’字,涵蓋的是治國理政的方略與準則,其所涉及的諸事皆與國家的民生福祉、吏治建設以及朝廷綱紀緊密相連。”
“而‘統’字呢,著重於統籌協調、統一管理,把各個方面的監察以及治理的職權與責任,進行系統整合,讓諸事皆能井然有序地開展。”
“至於‘司’字,便是強調其職責的專門性與獨立性,明確規定其應盡之責,不容許有絲毫的推卸與懈怠之情。”
“吾之所以設立這樣一個機構,內心所期盼的,便是能有一個不受過多掣肘、行事高效的部門。”
“往大了說,它能夠輔佐朝堂,揭發並懲處那些心懷不軌、禍亂朝綱的奸佞之徒。”
“往小了講,它可以代替我巡查四方疆土,確保政令能夠穩固且順利地推行下去。”
“從而使得我所治理的區域政治清明澄澈,上下齊心一致。”
“這便是,政統司存在的根本意義與價值所在。”
荀彧聞此,眼眸之中恍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