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賈詡拿呂布當正面教材(第1/2 頁)
在賈詡看來,劉表雖坐擁荊襄之地,富碩豐饒,兵甲強盛,乍看之下頗具實力。
但劉表的強大,不過虛有其表而已。
首先,劉表已年邁,其志也並非有雄才大略之人,實乃難成大業。
其次,荊襄之地的世家大族,大多實力非常,對劉表的掣肘之力不可小覷。
以劉表目前的小身板,一旦被蔡夫人夜夜笙歌吸乾的話,靠他那兩個廢物兒子,根本鎮不住那些世家大族的野心。
而且,賈詡還知道蔡瑁那個廢物點心,本事沒有多少,野心卻是不小。
還想學大將軍何進,玩一手外戚掌權的把戲。
到時候,恐怕劉表好不容易創立的荊襄地盤,會頃刻間化為烏有。
而反觀曹操,雖此時深陷袁紹與袁術的夾擊困境,看似岌岌可危、朝不保夕。
但他手握漢獻帝這一關鍵王牌,只需曹操願意,便隨時可借大漢朝廷的威名,於天下廣納賢才,招攬流民投之。
而有了人,就能有一切。
就算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其中蘊含的利益與優勢極為可觀,幾乎不可限量。
另外,曹操所據的兗州,境內世家大族要麼已對其俯首稱臣,要麼根本無法對他構成實質性威脅。
所以,兩者相較之下,賈詡更看好曹操,而非劉表。
賈詡略作沉思後,不慌不忙地說道:“少將軍且莫急,曹操這般行事,本就在預料之中,他若不如此,反倒不合常理。”
言罷,賈詡凝視張繡片刻,繼而道:“曹操所擔憂者,無非是怕大軍撤離後,我們轉而投靠劉表,歸根結底,是其內心安全感匱乏所致。”
“只要能打消曹操此顧慮,他定然不會再執意調離我們。”
張繡聞言,不禁一愣,仍有些困惑,遂皺著眉頭問道:“文和先生,理雖如此,然究竟怎樣才能消除曹操的顧慮呢?”
“此事易辦。”賈詡淺笑回應,“依我對曹操之剖析,此人多疑,尋常之人難以獲其信任。我們若要取信於他,唯有成為其自己人方可。”
“您是說嬸嬸?”張繡並非愚鈍之人,賈詡稍作提點,他便心領神會。
“少將軍聰慧。”賈詡點頭讚許,說道:“元江老將軍的正妻柳氏已離世,鄒氏本為妾室,因少將軍純孝,才將其扶正。”
“我今晚之所以讓少將軍攜鄒氏前去投石問路,就是聽聞曹操素有喜好他人妻室之名,而鄒氏年輕貌美,二人說不定能一拍即合。”
說到此處,賈詡面露苦笑,神色略顯尷尬說道:“只是我未曾料到,曹操此人,疑心病真的太重,竟懷疑我們安排鄒氏接近他別有用心。”
“實則,我們不過期望曹操納鄒氏為妾,如此一來,少將軍便能與曹操有一層姻親關係了。”
“唉,不想我張繡身為西涼槍王,如今竟需用一女子來維繫關係,實感悲哀。”張繡垂頭喪氣,神色黯然。
“哼,少將軍此言差矣。”賈詡冷哼一聲,目光炯炯,對張繡直言勸誡,“呂布勇冠天下,為求亂世立足,尚且三次認義父,少將軍又何必在意這區區裙帶姻親?”
“這……”張繡一時語塞,面色紅白交替,終是無奈嘆道:“先生所言極是,不過今晚看我觀嬸嬸表現,恐怕她心裡有想法,未必肯全力配合。”
“呵呵,不過一女子爾。”賈詡冷笑一聲,眼中寒光閃爍,“少將軍,欲成大業者,當斷則斷,萬不可婦人之仁。”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鄒氏家族在宛城尚有數十家眷吧。”
張繡深吸一口氣,神色逐漸陰沉,冷聲道:“先生說得對,我也不應再存婦人之仁了。”
“不過,若曹操納了嬸嬸後,仍不肯放過我們,執意削我兵權並調離,又當如何?”張繡仍心有疑慮,追問道。
“嗯,此情形嘛……”賈詡微微思索,緩緩而言,“若曹操如此堅持,那我們便再退一步,勸曹操出兵攻打鄧城。”
“我們亦傾盡兵力,一舉拿下鄧城。”
“鄧城向北至宛城,一路皆是山地,不適合我西涼騎兵急行軍。”
“如此這般,當能解曹操之擔憂,達成曹操此次南下宛城的戰略目的。”
“我們也既能留有立足之地,又不怕被曹操吞併。”
“我不信以曹操之睿智,會貪得無厭,非要連鄧城都吃下去,與我們拼個魚死網破。”
張繡聞之,頓時喜形於色,欣然道:“先生此計甚妙,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