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當我曹操是三歲小兒嗎?(第1/2 頁)
“哦,這樣啊!”
曹操終於明白了張繡的如意算盤。
說白了,這傢伙雖然投降了朝廷,但還是不想離開宛城這一畝三分地。
更不想被曹操拆散兵馬,調到其它地方去。
張繡是打算一邊領著曹操的糧草,一邊繼續在宛城當草頭王。
說不定哪天曹操不給糧草了,轉身就一頭扎進劉表的懷抱。
曹操心中暗罵,這是把我當傻瓜耍呢。
宛城如此重要的商賈匯聚之地,如果繼續讓你張繡佔著,那我曹操還玩個屁啊!
曹操目光一凜,剛準備譏諷張繡兩句。
卻不料,郭嘉先他一步開口了。
郭嘉目露譏諷之色色看著張繡,冷笑道:“子然將軍此言差矣,誰不知西涼鐵騎勇猛無敵。如今朝廷用人之際,而將軍只想一心呆在宛城,難道將軍忍心看著許都被袁術、呂布、劉備之流攻陷,讓陛下再度千里逃亡嗎?”
張繡聞郭嘉之言,頓時面色微變。
隨即,他強作鎮定,拱手道:“奉孝先生誤解在下了,繡自歸降之日起,便已準備將身家盡付朝廷,唯朝廷之命是從。然將士們大多家眷都在此地,若倉促調離,恐致軍心難安。”
曹操聞言,心中不住冷笑。
你特麼說得倒是好聽,為將士考慮。
真當我曹操是三歲小兒嗎?
就你張繡心裡那點小算盤,老子還能不清楚?
第一,你無非是想賴在宛城,繼續悶聲發財,在老子跟劉表之間左右逢源!
第二,你想佔據宛城這種戰略要地,窺探中原唄。
曹操雙眸微眯,目光緊盯張繡,聲調平緩卻透著不容置疑:“子然之語,亦有些許道理。然朝廷之事高於一切,許都為天子所居之地,不容有半分差池。”
“你那西涼鐵騎若能拱衛京師,必可建非凡之功業,留名青史,豈不勝於困守宛城這彈丸之地?”
張繡心中惱怒,卻不敢顯露分毫,只能強擠出一絲笑容:“司空大人深謀遠慮,繡定當慎重思量。”
此時,鄒氏見氣氛凝重,欲開口緩和。
曹操卻擺擺手,繼續說道:“如今各方勢力虎視眈眈,我軍需集結兵力,統一排程。宛城之兵,若能與諸部協同作戰,方能發揮出真正威力。”
張繡見曹操執意調其離開宛城,心中頓時一沉,假裝無奈說道:“大人,繡願從命,只望大人能賜些許時日,容我安撫將士,妥善處置宛城諸事。”
曹操心中暗自冷笑,明白張繡此乃緩兵之計。
但初次會面,他也不便過分緊逼。
於是,曹操神色未動,微笑頷首:“子然既有此心,便速速安排,莫耽擱朝廷要事。”
曹操不待張繡回答,便長身而起,虎目環顧眾人,淡淡道:“今日天色漸晚,諸位暫且散去,諸事明日再作詳議。”
言罷,曹操衣袖一揮,悠然步入後帳。
張繡等人趕忙起身,拱手行禮。
“恭送司空大人。”
“恭送主公!”
“……
鄒氏緩緩起身,目光在曹操背影上久久徘徊,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
張繡剛出帳門,郭嘉便快走幾步與其並肩而行。
“奉孝先生,有何見教?”張繡微微一愣,擠出一絲微笑,故作謙遜問道。
郭嘉笑道:“嘉豈敢對子然將軍指點,只是提醒將軍,近日我軍營附近,劉表斥候頻現,我軍已加派戒備。望將軍嚴束部下,莫要隨意走動,以免雙方士兵發生誤傷。”
張繡微微一怔,佯怒道:“哼!劉表這廝著實可惡,定是妄圖挑起你我誤會,破壞此次聯盟大事。”
“聯盟?”郭嘉嗤然一笑,說道:“子然將軍恐是誤會了。此次乃是你方誠心歸降朝廷,你我如今已是同僚,何來聯盟一說?”
“哦,對……對對。”張繡尷尬一笑,連忙道:“讓奉孝先生見笑了,應該說你我皆為朝廷盡忠。”
言罷,張繡與郭嘉拱手作別,疾步趕上胡車兒等人。
郭嘉凝視張繡遠去背影,目中寒光閃爍。
從今夜宴席情形,他已洞悉張繡內心真實想法。
在他看來,張繡實在想得太過天真了。
既已投降,還妄圖滯留宛城,豈有可能?
莫說曹操了,便是他們這些文臣武將亦不會答應。
大不了兩軍擺開陣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