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第1/3 頁)
</dt>
&esp;&esp;陳越高中畢業後,李旻很快投入了下一屆競賽班的教學中。表面上,她的生活並未發生太多改變,依舊是星城附中化學競賽組那位穩重得體、教學嚴謹的老師。然而,私底下的她,卻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陳越。
&esp;&esp;在實驗室裡指導新學生時,她時常會記起他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日子。陳越在燈光下專注地做實驗,偶爾抬頭問她問題,眉間帶著少年特有的從容與倔強。她也會回憶起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他為她演奏《rrychristasrwrence》時的光芒,他做菜時的體貼,還有他們那些隱秘卻不可名狀的情感交集。
&esp;&esp;中秋前夕,星城附中的化學競賽組召開了一次年中總結大會。會議室裡,幾位競賽組的老師圍坐在桌旁,氣氛並不輕鬆。牆上的競賽成績統計表和學生獲獎名單掛在那裡,提醒著每個人,這個學期究竟經歷了什麼。
&esp;&esp;組長周擇宇站在會議桌的一頭,目光從在場的老師間緩緩掃過。他年齡較長,是化學競賽組的資深教師,為人嚴厲,話語間總帶著一種不容置否的權威感。
&esp;&esp;“去年全國決賽的成績還算過得去,但坦白說,我們離‘優秀’還有距離。”周擇宇的語氣沉穩卻帶著一絲冷意,“尤其是,與金牌失之交臂,這件事不能不提。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學校失去榮耀,也讓咱們組蒙羞。”
&esp;&esp;他的話像一塊冰冷的石頭砸在會議桌上。李旻坐在一側,表情始終平靜,手指輕輕在桌下攥緊了筆。
&esp;&esp;周擇宇故意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陳越是我們組十年來最有天賦的學生,我覺得,我們教練組需要反思一下,特別是有些細節的指導,可能沒有做到位。”他故作含蓄地說了幾句,但話裡話外都是在指責李旻沒有讓陳越拿到金牌。
&esp;&esp;坐在另一邊的吳友芳一直在觀察李旻的表情。作為實驗老師,她是最瞭解陳越和李旻之間關係的人。在他們相處的無數個日夜中,吳友芳目睹了太多細節,她知道兩人之間的關係已遠遠超越普通師生。看到李旻明顯的僵硬表情,她咳了一聲,打斷了周擇宇的發言:“周組長,成績的事情是一方面,但咱們也不能忽視李旻老師培養學生的整體成果。陳越的綜合實力是有目共睹的,輸贏有時候也不是單純靠比賽結果決定的。”
&esp;&esp;周擇宇不滿地皺了皺眉,但還是沒有繼續追究下去。他揮了揮手:“好了,這事就先不說了。集中精力抓好接下來的工作吧。”
&esp;&esp;會議結束後,李旻一個人走出了會議室。她走得很慢,手裡拎著會議記錄本,背影顯得有些單薄。吳友芳站在原地看了她一眼,卻沒有追上去。
&esp;&esp;化學競賽組的總結大會後,李旻感到一種揮之不去的沉重。會議上,周擇宇的指責和那些話裡話外的暗示仍在她腦海裡縈繞。而更讓她感到難以忍受的,是那些與陳越相關的回憶一次次在熟悉的場景中浮現。
&esp;&esp;夜晚的實驗樓依舊亮著燈,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新一屆競賽班的學生們正在進行實驗操作。李旻站在教學樓的走廊盡頭,目光落在那個熟悉的實驗室,突然覺得一切都那麼陌生。這個讓她奉獻了十多年的地方,這個承載了無數榮譽和光環的學校,帶給她的,早已不僅僅是成就感,還有揮之不去的窒息感。
&esp;&esp;她心裡很清楚,不管她表現得多麼平靜,她始終無法真正擺脫陳越的影子。那些記憶,就像刻在星城附中的每一堵牆上,每走過一個熟悉的角落,都會不由自主地浮上心頭。
&esp;&esp;李旻知道,繼續留在這裡,她無法真正與過去和解。
&esp;&esp;那段時間,李旻開始認真考慮幾年前滬市那所私立學校丟擲的橄欖枝。高昂的薪資、豐厚的待遇,還有對她教學能力的高度認可——這些都曾讓她心動過。可是,當時的她選擇了妥協,因為她有丈夫的事業要考慮,有雙方父母需要照顧,還有年幼的孩子需要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
&esp;&esp;但現在,她的孩子們已經漸漸長大,開始面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高考。星城雖然是她職業生涯的,但這裡對學生的激烈競爭與巨大的學習壓力,讓她越來越難以對女兒的未來感到放心。離開星城,換一個節奏較慢、教育資源更優的地方,或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