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第1/2 頁)
</dt>
&esp;&esp;a司作為全球頭部出行平臺,近年加速在華佈局網約車業務,力圖分食這個規模龐大且競爭激烈的市場。面對白熱化競爭態勢,公司決策層提出突破方向——在持續最佳化演算法與加大營銷投入之外,更需深耕使用者體驗的毛細血管。
&esp;&esp;身為a司博士後研究員的陳越,原本專注於城市交通最佳化模型,為獲取使用者需求與司機生態的一手洞察,他主動請纓加入沉浸式體驗專案:以網約車司機身份全程參與服務全流程。
&esp;&esp;體驗週期行至第六日,陳越已逐漸熟悉角色轉換的節奏。申城冬日下午,鉛雲壓著高樓輪廓線,梧桐掩映的小徑旁,他熄滅引擎點開接單介面。新訂單距當前位置僅12公里,指尖劃過螢幕的瞬間,車載導航已生成最優路徑。
&esp;&esp;抵達乘客定位點後,陳越按下“已到達”按鍵。車門開啟的瞬間,他遵循服務規範提醒:“請核對手機尾號。”
&esp;&esp;抬眸瞥向後視鏡的動作突然凝滯——穿米色羊毛大衣的乘客正低頭翻找手機,深灰羊絨圍巾垂落的流蘇掃過冒著熱氣的咖啡杯。當那人無意識將碎髮別至耳後時,陳越握方向盤的手掌瞬間沁出薄汗,安全帶突然勒得氣管發緊。
&esp;&esp;李旻的面容從記憶深處浮出水面,只是眼尾添了幾道淺淡紋路。
&esp;&esp;她抬頭報出四位數尾號時,溫潤聲線在密閉車廂激起細小回聲。陳越機械地重複安全提示,轉向燈規律的滴答聲蓋過他陡然加速的心跳。
&esp;&esp;車輛匯入福州路稀疏的車流,李旻的側影在右側車窗忽明忽暗。陳越握著方向盤,思緒仍錨定在初見那刻。他未曾料想經年之後的重逢會發生在網約車後座,口罩阻隔了面容卻放大了心跳聲,喉間那句“好久不見”最終溶進車載香薰的氣味裡。他反覆默唸這只是尋常訂單,可衣料摩擦聲裡藏著的失控心跳正在敲打肋骨。
&esp;&esp;導航機械音間歇性切割沉默,儀表盤數字顯示著下午一點二十一分。他們之間橫亙著十年光陰鑄成的透明屏障,既觸手可及又遙不可及。
&esp;&esp;“您是老師吧?“陳越聽見自己用陌生口吻發問
&esp;&esp;李旻轉過臉的弧度與記憶重迭:”在雙語實驗中學教課。“
&esp;&esp;“高中部?”他佯裝出閒聊該有的好奇語氣。
&esp;&esp;“高中化學。”她眼尾漾起細紋,“師傅怎麼看出來的?”
&esp;&esp;“乘客聊多了總能蒙對幾次。”轉向燈規律的嘀嗒聲掩蓋著他聲線波動,“理科教學不容易,您很辛苦吧。”
&esp;&esp;“確實。”她指尖輕叩咖啡杯壁,“不過看著學生開竅的瞬間,很有成就感。”
&esp;&esp;“能做喜歡的事就好。”陳越注視著後視鏡裡她低垂的睫毛,“教齡該有十年?”
&esp;&esp;“十幾年了。”玻璃窗映出她模糊的側臉,“原來在星城那邊。”
&esp;&esp;雨刮器突然自動掃過乾燥的擋風玻璃,陳越這才察覺掌心汗溼。那個曾寫滿他們約定的城市名稱,此刻化作細針扎進舊傷疤。
&esp;&esp;“那怎麼想著來滬市?”他盯著前車閃爍的剎車燈。
&esp;&esp;“為了孩子吧。”李旻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咖啡杯,“星城的壓力太大了,我希望她們能有更輕鬆一點的環境。”
&esp;&esp;汽車緩緩停泊在雙語實驗中學門前,李旻推門踏出車廂的剎那,鍍金校牌折射的冷光正斜斜切過她髮梢,米色大衣和深灰圍巾裹挾著料峭春寒,將那道身影勾勒出筆直而溫潤的輪廓。她的腳步碾過飄落的梧桐枯葉漸行漸遠
&esp;&esp;後視鏡裡,陳越始終沒有鬆開扶在方向盤上的手。口罩下的面容看不出表情,唯有睫毛在哈出的白氣中細微顫動,數著車窗縫隙漏進的、含混不清的預備鈴聲,直到玻璃上的白霧將那個方位徹底模糊成虛影。
&esp;&esp;陳越重新發動引擎,拐過一個路口,將車輛停在路邊的停車位,摘下了口罩,手順著方向盤緩緩滑落,最終橫靠在座椅上。
&esp;&esp;他解鎖手機調出接單記錄,李旻的虛擬頭像在列表裡泛著柔和的鵝黃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