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薇薇配型不成功(第1/2 頁)
今天醫院給薇薇安排的檢查專案是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裡面有些專案要禁食6個小時以上,要排空膀胱等。
這兩項檢查是非常的痛苦,骨髓穿刺和活檢,醫生需要用針在孩子髖骨和胸骨處抽取骨髓,腰椎穿刺需要對腰椎進行穿刺以獲取腦脊液。這些過程會疼痛,不要說孩子,大人都受不了這種痛。
雖然打了麻藥,但是薇薇醒來後還是會有不適,看到小小一隻的薇薇躺在病床上,鵬哥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他一邊無比希望這會躺在床上的是自己,能夠替代女兒去承受這些無人可替代的痛苦,一邊無比責怪自己沒有把薇薇照顧好,如果當初她們娘倆沒有去國外,薇薇是不是就不會得這個病,也不用遭這個罪。
鵬哥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因為他知道,接下來不管情況如何,薇薇還要承受更多身體上的痛苦。
薇薇入院後,把一系列的檢查做完後,確定薇薇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期,這跟國外診療結果是一樣的,這讓鵬哥和小惠心裡多少還有些安慰。
換句大白話就是隻要經濟上有保障,這病就能治,80癒合好後能夠跟正常人一樣。
接著就是要做化療、放療、幹細胞移植和支援治療等。鵬哥和小惠把兩邊的親戚都請到北京來做配型。
鵬哥的兄弟姐妹都是讀書人,對於這一塊的接受度比較高,所以很快就從世界各地飛到北京來配型。
並且這些人還迅速成立了一個家族重疾救助基金,每個人都往裡面打了一定金額的數字,幫助家族中任何一位患重疾的成員。
一個家族的興旺與衰敗,從來都不是偶然。它背後有著無數的故事,有著無數的付出與努力。
而鵬哥的家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家族。雖然經歷了打土豪分田地和文革時期,給他們家族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能夠這麼快重新興旺起來,是靠團結和凝聚力。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家族的力量,什麼叫做親情的溫暖。
小惠家的親屬就比較不支援,還是小惠買好來回機票,答應給每人補貼多少才願意到北京來配型。
疾病有時是一塊磨礪人心的試金石,無聲地測試著親情的堅韌與真實。
遺憾的是沒有哪一位親屬配型成功,這讓鵬哥的希望一下子就跌離到谷底,好在有家族資金做堅實後盾,至少還有其它路徑可以走。
緊接著到骨髓志願庫尋求相關的資料,但是暫時也沒有匹配的志願者。
在寂靜的夜色中,鵬哥的心頭突然被一種深不見底的恐懼籠罩。
他清楚儘管有經濟保障,但命運的輪盤不再眷顧,一直未能找到匹配的骨髓,那麼薇薇的生命也意味著沒有希望。
現實殘酷地擺在他的面前,現在很多疾病在醫學裡是如此無力。目前僅靠藥物是無法治癒薇薇的疾病,他們需要與時間賽跑。
鵬哥心中的堤壩似乎在一瞬間決堤,在電話裡聽到巧莉的聲音時,他已泣不成聲,巧莉沒有吭聲,只是陪著默默流淚。
她知道這個時候什麼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等鵬哥把情緒都釋放得差不多,慢慢平靜下來巧莉溫柔而堅定的說:“你們再要個孩子吧。”
說完這句話時,巧莉心如如同被利刃劃過,淚水如決堤的洪水,不受控制地傾瀉而下。其實大家都清楚,這是目前唯一可能救薇薇的辦法,骨髓光靠等新志願者的資料是非常渺茫的。
鵬哥先是一愣,此刻他的心也如千根針在扎,痛得找不到出口,他知道這是最後的一步險棋,但是不走的話,薇薇連那微乎其微的希望都將化為泡影。
再要一個孩子是可以增加配型成功的機率,是拯救薇薇生命的唯一希望。但是以後這個孩子怎麼辦?跟誰生活?萬一配型不成功,這個孩子還有漫漫幾十年的生命。
如果正常家庭再要一個孩子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他們已經離婚了,分開四五年了,再要一個孩子談何容易。
但是不生,也意味著眼睜睜的看著薇薇走向另一個世界,作為父母,他們又怎麼忍心呢?
這句話從巧莉口出說出來,說明巧莉已經在心底權衡了幾百次的答案,作為曾經的一位醫護工作者,當她求陳小姐幫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雖然薇薇在巧莉的幫助下很快就辦好了住院手續,但是跟任何人都配型不成功,這使得鵬哥剛剛燃起的希望一下子就破滅了。
這些日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