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中醫館上線小程式(第1/2 頁)
下午巧莉去接小宇放學,在樓下的小公園裡碰見了幾個同學也在那裡玩,大家說起了明年申請小學的事。
有的在說租賃證辦的時間不夠,有的在說自己沒有深戶,有的在說房子所在地學校不好。
巧莉慶幸自己遇上了劉姐這個軍師,提前一年做了準備,辦了租賃證,把戶口遷到劉姐的房子名下,有的時候跟對了人或者找對了人做事,事半功倍。
深圳公立小學的申請一般是五月份,根據房子和戶口來劃分等級,不同的等級積分不同。
有時想想“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個標語簡直是一個笑話,孩子在六歲前申請學位就已經被劃分為三六九等。
在深圳如果孩子沒有申請到公立學校,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私立學校學費貴,而且教學質量差很遠,孩子從小學就開始落後於同齡人,那麼初中高中就步步落後。
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資本讓家長焦慮的話,但是對孩子沒有規劃就會讓一個家庭多走很多彎路。
比如在深圳租房,房東一般是不會給租戶辦理租賃證,而孩子申請學位又需要租賃證有一年的時間,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去了解這些,那麼就會形成孩子要不回老家讀書,要不讀私立學校。
巧莉的這個節點就踩得很好,在35週歲前遷了戶口,提前辦理好租賃證,提前選好了讀書的房子,孩子的成長順利,家庭的發展也就順暢 。
晚上跟弟弟影片聊天,聊到了目前中醫館遇到的問題,弟弟建議她們去做個小程式,做一些養生和理療的普及,吸引一批有證的技師入駐,客戶也可以在小程式上下單、評價。
雖然也避免不了技師私自接單,但是隻要自己的平臺做大了,有相應的獎罰機制,大多數想長久吃這碗飯的技師還是有所顧忌。就像很多品牌家政公司,下面也有員工私自接活,但是一經查到永不錄用,如果沒有公司的做背景,家政人員和客戶受損都沒法得到相應的保障。
巧莉覺得弟弟的建議還是比較可行,當晚就跟表姐和表姐夫說了一下,表姐夫也同意做個小程式。
後來她跟小助理聊過這事,小助理覺得方向是對的,想要做大,一定要吸引人才,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小助理給她推薦了一個做小程式的朋友鵬哥。
巧莉當天就約好鵬哥第二天在kfc吃早餐,在深圳有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詞叫作“速度”,什麼事情說幹就幹。
kfc的早餐比酒樓的早茶、比星巴克的咖啡便宜,環境也適合談事。
巧莉聽小助理談鵬哥以前是it技術大廠的大牛,很早就在深圳買兩套房,掙到了第一桶金後就和同事出來開公司,剛開始公司發展迅猛,鵬哥的房子從龍華換到了深圳灣,但是沒想到兜兜轉轉,回到了原點。
公司垮了,深圳灣的房子賣了,前妻帶著孩子去了國外定居,他又開始重新創業。
聽了鵬哥的傳奇人生,她以為會鵬哥會很老,沒想不到四十歲,頭髮茂盛,身材削瘦,沒有中年人的油膩,也沒有事業不得志的頹廢。
鵬哥來的時候穿著白t,牛仔褲,白球鞋,揹著黑色的雙肩包,遠遠看著就像剛畢業的大學生。當他從大門走進來時向四周張望時,巧莉竟然有種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
從來沒有見過鵬哥,但是從他進門那一刻,巧莉覺得就是他,她朝他揮揮手,鵬哥笑了笑很快就過來了。
鵬哥露著一口白牙對巧莉說:“你好,我是阿鵬,lisa(小助理的英文名)介紹的”。
巧莉站起來說:“你好,我是巧莉,lisa的同事 ”,她伸出手來跟對方握手,鵬哥愣了一下,感覺這個見面好正式。
巧莉問鵬哥吃什麼,鵬哥看到巧莉面前有托盤,就說我自己來,說完就掃碼給自己點了一個三明治和奶茶。
巧莉在深圳這幾年明顯的感覺在外面跟在老家談生意很大的不同就是沒那麼多講究和排場,大家都時間緊,什麼事就直接談,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巧莉以前會覺得這種辦法態度沒什麼人情味,後來卻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方法。
巧莉開門見山的跟鵬哥講她的一個想法,鵬哥邊吃邊很認真的聽,等巧莉說完了,他立馬根據她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要有哪些基本的模組,客戶怎麼操作更簡單,後臺的資料如何完善等,有時蹦出一兩個專業名詞,一旦發現巧莉不理解,更立馬換簡單的話語解釋。
巧莉覺得這個it男不愧是自己做過生意,交談起來既有理工男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