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巧莉休假(第1/2 頁)
巧莉感激的對老爺子說:“叔叔,我可不可以休一週,我到小姐家週末幾乎都還沒休過假”。
老爺子笑了笑,點點頭說:“去吧,好好的陪孩子和老人家",說完,接過巧莉手上的行李箱就走了。
老爺子清楚,如果巧莉把行李箱帶走了,再要回來就難了,以小莉的人品和經驗找個更好的家庭也是分分鐘的事,他必須想辦法幫女兒和優優留住這個得力的助手。
巧莉坐地鐵來到媽媽家,剛好媽媽和小宇正在吃飯,小宇看到媽媽可高興了,他很少在週末以外的日子見到媽媽。
晚上吃完飯,巧莉帶小宇去樓下的小公園散步,晚上給他沖涼,講故事,小宇真的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他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回來陪自己,但是他喜歡待在媽媽身邊,喜歡被媽媽抱著、摟著。
巧莉覺得很虧欠小宇,明明在同一個城市,自己卻不能正常的陪伴小宇,對於小宇來說,媽媽更是一種稱呼,而不是可以隨時撒嬌、任性、貼貼的人。
即便週末跟優優一起戶外,小宇也很懂事的顧及優優的感受,從來不會粘著媽媽。小宇越懂事,巧莉越愧疚。
媽媽問巧莉是不是工作上遇上難事了?巧莉說就是覺得累了,想休息一下。媽媽沒有在追問下去,只是安安靜靜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巧莉特別感激媽媽,雖然這個從農村出來沒有什麼文化的女人,在經濟上在事業上給不了自己任何幫助,但是她清楚這麼多年,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或是幫她帶孩子,媽媽從來沒有過抱怨和指責過,總是心疼的默默支援著她
看到過劉先生家的雞飛狗跳,看到了陳小姐家兩代人的隔閡,巧莉覺得自己也挺幸福的,一家人相親相愛,即便目前經濟上不是很好。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禍福旦夕,萬事古難全,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每個人在看不到的地方都有缺憾。
這天夜裡,巧莉睡得特別的香,雖然早上五六點鐘,城中村一群討生活的人就已經開始奔波在路上,街道吵鬧而繁雜,巧莉卻一覺睡到7點10分。
小宇看見媽媽醒來了,便跑過去跟她說:“媽媽,今天你能送我去上學嗎?",巧莉趕緊起來洗漱換衣服,牽著小宇就下樓了。
雖然去學校的路沒有小區裡平坦乾淨,路上的人和車也行色匆匆,但是這裡比小區更有煙火氣。
小宇牽著媽媽又蹦又跳,像只快樂的小鳥,碰到同學和老師還驕傲的介紹,“這是我的媽媽"。
巧莉很享受這種快樂,她甚至想是不是該換一份工作,可以經常接送小宇上下學,不錯過孩子的童年,珍惜母慈子孝的生活。
巧莉送完小宇送順道買菜回來,正碰上媽媽,帶飯去出租房打掃衛生,巧莉一直不知道媽媽每天早上是帶飯去工作。
巧莉接過媽媽的揹包,打算跟媽媽一起去,看看她的工作環境。
出租房離她們的住處大約兩個公交站的距離,媽媽說如果下雨的話,就坐公交車,如果不下雨的話就走路去。其中四棟房子是挨著的,另外兩棟需要再走十幾分鍾路程才能到。
巧莉原本以為只是掃一掃走廊和樓梯,沒想到還要拖地,擦窗戶和樓梯,樓頂上還有曬臺,經常有租戶扔的垃圾,所以隔三差五的還要把這些垃圾從樓頂背下來。
兩個人忙了一上午,總算把這四棟搞乾淨了,媽媽讓巧莉回去吃飯,剩下的那兩棟不大,她自己去就行了。
媽媽帶了飯,巧莉給自己叫了一個面,吃完之後又趕向下一站。巧莉覺得應該給媽媽買一輛電動車,這樣就不會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搞完衛生,巧莉跟媽媽說,接上小宇一起到外面去吃吧。媽媽從來不是一個掃興的人,對於兒女的建議基本上的支援。
晚上躺在床上,巧莉的腰隱隱約約的有些痛,媽媽每天一個人打掃六棟樓,還要帶娃,巧莉覺得媽媽挺不容易的,永遠對自己和弟弟都是報喜不報憂,卻不知一個人嚥下了多少苦和累。
第二天,巧莉沒有跟媽媽一起出發,而是先去買了一輛電瓶車,然後做好飯給媽媽送去。
下午她騎著電瓶車帶著媽媽,想起了以前在老家,媽媽也是這樣,用電瓶車帶著她和弟弟往返於農村與縣城之間。
時間過得真快啊,她都已經當媽媽了,她突然間覺得很失敗,同學的媽媽都已經坐上小汽車了,自己媽媽還只能坐在電瓶車上笑。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