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朕眼中的盟約就是手紙(第1/2 頁)
不過,有心人只要看地圖和地理,就知道大明拿到的都是金國和遼國的膏腴之地。
至少兩國都有三分之一物產豐富的地區落入大明之手。
遼國和金國兩位皇帝真的後悔自己辦了一件蠢事。
他們都已經感受到自身國家內部人心浮動,不少有遠見的家族已開始轉移財富。
甚至不少家族把財富要麼轉移到大宋,要麼轉移到大明。
大元沒有成為他們的選擇。
由此可見大元的兇名在外,想要招攬人才,除非是無路可走的人,才會選擇大元。
不然的話,大元都不是人才的最佳選擇。
耶律洪基臉上非常憤怒,大元欺人太甚。
真以為他這個皇帝是個擺設,沒有勇氣與大元一戰。
何況他還有一個盟友大金皇帝完顏永濟。
大家都是難兄難弟,國力勢微之際登基的。
兩人就在國境邊進行會晤。
耶律洪基嘆道:“完顏兄,看來我們只能聯合起來, 一起對抗大元。”
完顏永濟臉色陰沉,狠厲道:“大明已經幫我們解決了林丹汗和瓦剌。”
“我們要是不努力不抗爭,亡國便在眼前。”
耶律洪基對耶律楚材的死,他一點不在乎。
耶律楚材要是不死,只怕皇位都有可能被其取而代之。
所以他表面上是後悔,事實上心裡並無悔意。
完顏永濟的心思與耶律洪基是一樣的。
完顏洪烈的威脅極大,在國內的影響力比他這個皇帝還高。
而且是皇室之人,這樣的人不死誰死?
“是啊,我們現在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大明在沒有見到我們亡國之前,絕不會出兵。”
朱由校在收復國土之後,兵力僅僅維持在三十萬,其餘的兵力都沒有部署。
三十萬滅一國,這是歷史上沒有出現的事情,也完成不了。
但是打下來佔領的疆域,沒有一兩百萬兵力是無法做到穩定地方的。
這是朱由校故意的,也沒有想過成為大元的先鋒。
最好是狗咬狗,來個你死我活,大明成為看戲者。
忽必烈和思漢飛同樣在看地圖,討論大明的戰略戰術。
“漢飛,你看看朱由校制定的戰略和戰術,玄妙至極。”
“把快準狠發揮到極致。”
“強大的進攻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思漢飛道:“是啊,朱由校不死,我大元統一九州的第一步都無法跨出去。”
與大明爆發戰爭,便是勝利了,損失也非常慘重。
這是兩人不願意選擇的方式。
與大明打,最好的就是殺了朱由校。
讓大明群龍無首,藉此時機, 一舉蕩平大明。
忽必烈笑道:“漢飛,現在大隋宗門已派人前來接洽。”
“你作為大元的代表,去接待和商榷刺殺明皇的事。”
“大隋宗門還有利用價值,密宗的人想來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九州宗門但凡出手的,都沒有在朱由校面前討到好。
不是重創便是死。
密宗同樣吃了大虧。
八思巴已有回師門請求師門神通境或武王境強者親自參與行刺明皇的行動。
明皇對宗門的威脅太大。
不利於宗門對千秋大劫的佈局。
思漢飛嘴角微微一翹,冷笑道:“既然大隋的宗門都來了,不妨聯絡一下大宋的宗門。”
“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尤其儒家,更是極好的說服物件。”
………………
“朱熹可是非常不滿大明的作為,這位大佬已經是神通境圓滿的強者。”
“給他時間,只怕破境武王境不難。”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大明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兇殘無比,鄰國要是不提防大明才怪。”
唯一的遺憾是大明沒有曝光自身高階強者。
這讓真正的強者失去了興趣。
要是引來定州強者的注意,大元主持行刺明皇的計劃便能順利進行,乃至完美地完成這個任務。
透過這一戰,忽必烈和思漢飛殺朱由校的心更強烈。
並且思漢飛已經有了全盤計劃,只要定州派來的監督者願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