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明一月橫推隋州,九州震撼(第1/3 頁)
早已想到宋缺的臉色不會很好看,所以才沒有和宋缺見面。
免得打擊宋缺狠了,女兒在宮裡有點不自在。
宮裡面他只有一個女兒,而宋缺卻有兩個女兒,自己女兒有點吃虧。
要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早想羞辱宋缺一番,隨後拍拍屁股走人。
這樣的爽感在大明不會很多
戰爭爆發太突然,沒有想到大明插手大隋。
這是世家門閥和宗門最大的戰略失策。
引發了一系列的後果,殺楊廣就是大明的藉口。
主要是楊廣知道大明要隋州,而楊廣又被他們~逼得家破人亡。
只有幾個孫子託付給了大明,在大明作為普-通百姓。
當然,這些都是交換。
楊廣聰明啊,看到靠山王楊林戰死後,就挑選了幾個看得順眼的子嗣離開大隋。
直接在大明安家落戶,成為大明的一份子。
楊廣還給了三個孫子嚴令,不等記恨大明,搞事楊家的是大隋世家門閥和宗門。
他死後,直接效力大明,能在大明考個一官半職,楊氏還有重新崛起的一天。
楊廣更清楚朱由校不在意這些事,畢竟滅楊氏的是大隋的世家門閥和宗門。
與大明沒有半毛關係,現在大明打著為他報仇的旗號,對楊家是有恩的。
子孫只會對大明忠誠而不會有怨恨。
否則他直接把大隋打包送給大明。
只是楊廣不知道的是,他的三個孫子都沒有選擇做個普通人,而是請求石之軒,加入滅世家門閥和宗門戰爭中。
成為中層軍官,一路上表現極為出色。
這是朱由校默許他們參與,甚至給楊廣這個同行面子,進去就是中層軍官。
這三位孫子有眼力勁,在大明都留下了自己的血脈,不怕戰死。
楊氏不能個個都是草包,都是廢物。
必須表現出楊氏的血性,好歹他們都是大隋皇室後裔,不能給祖宗丟人。
在大明非常重要。
人不能怕死,這是大明的特色。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是崇尚武力,無畏無懼。
李氏、王氏、元氏、崔氏、裴氏等門閥,如今都感覺到末日來臨。
大隋世家門閥和宗門的統治體系即將終結。
他們享受千年計程車族時代沒了。
大明對待士族從來都是斬盡殺絕,不會給他們任何崛起的機會。
大明是平民的時代,而不是世家門閥的時代。
更是不士紳時代。
“完了,我們世家門閥時代結束了,我李淵有愧先祖 ……”
石之軒忽然來到了關隴皇宮,看著李淵一身黃袍,臉上不由露出一絲不屑。
“爾等之族,全部依附於我中原百姓身上吸血,出賣中原利益。”
“爾等世族全是漢奸。”
“爾等是曉得的,我大明對待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家主或個人都是滅族。”
“沒有誰可以例外!”
大隋的血統以及門閥世族體系,都是靠出賣利益而延續至今。
現在他們想要複製曾經的套路,已經不可能了。
大周和北方突厥等族打得你死我活,無暇顧及大隋變故。
何況大明一旦出兵,也不容北方突厥覬覦大隋疆域,禍害大隋百姓。
看看現在的大隋, 一州之地,人口發展百年,只有區區十億人口。
從三十億下降至十億,死亡率之高,超乎世人的想象。
至少大隋一州之地,按照現在的土地規模計算,是可以容納一百五十億人口基數。
若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種下大明靈米,按照現在一年三季的種子。
是能滿足五百億人口的生活需求。
一眾世家門閥精英弟子都集結大唐的首都長安,與大明做最後的決戰。
大明出兵的速度太快,快到他們剛剛開完立國大典,新建的國家便面臨滅國之危。
李淵皇帝不過半個月,這個皇帝便從開國之君變為亡國之君。
比楊廣更不如。
李淵等人看到楊廣的三個孫子竟然是大明的將領,眼睛都快綠了。
顯然楊廣早把大隋打包賣給大明瞭。
只是他們傻,被楊廣算計,成為背鍋俠。
早知道他們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