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兩國來使對大明新認知(第2/3 頁)
,那這次出使大明也是成功的。”
耶律楚材笑道:“以我對明皇的瞭解,明皇會同意的。”
“畢竟我們都有共同的敵人。”
“大元就是我們周邊所有國家的公敵。”
“大明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元吞併大遼和大金。”
“你們國家一直在搖擺不定,以為聯合大宋、大元可以分一杯羹。”
“待我大遼滅亡,下一個就是大金。”
完顏洪烈神色凝重地低頭道:“哎,我國內部意見不統一,目光短淺啊 ………”
他是支援扶持遼國,與遼國聯盟的金人王爺,可惜他的意見得不到金國皇室大部分人的認可。
這些人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利益。
大宋也是如此,風聲一直在聯合大元、大金滅大遼。
,!
為何沒有拉大明入夥,因為大明的戰略是滅了瓦剌和科爾沁等勢力,以此擴大大明在北方縱深。
目標非常明確。
要是大明選擇滅遼,那大明前次滅後金,便會趁機發動滅遼之戰,把明州在大漠的地盤奪回。
但是大明沒有這麼做,反而收回拳頭,以待時機。
說白了大明現在需要時間發展經濟,等經濟實力上去了,大明的選擇便是多元化。
瘋狂擴張,這樣的帝國,十有八九都是必亡的。
想要強大自身,走的路一定要穩,經濟同樣要鞏固起來,否則便是空中樓閣。
“本王現在羨慕大明已奠定了大國基礎,為統一九州做好了紮實地鋪墊。”
耶律楚材對完顏洪烈的判斷,非常贊同。
他不由笑著說道:“大明最大的毒瘤士林已經分崩離析,無法阻礙大明崛起。”
“解決了士林,等於解決了土地問題。”
“沒有土地掣肘的大明,才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大明。”
“明皇目光如炬,下手極準。”
“以莫大的勇氣,寧可破而後立,也要把士林幹掉。”
“結果,在世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明皇成功了。”
完顏洪烈道:“現在大明的風聲都在明皇這邊,我們的談判成功率已有九成。”
“剩下一成,無非是看我們舍不捨得犧牲利益。”
在完顏洪烈看來,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把自身軍隊整體力量提升。
國力可以放緩,但軍力一定要上去,這是保障自身國家不滅的前提。
可以說,明皇吃定他們必須犧牲也在所不惜。
除非他們不想自己國家強大起來。
耶律楚材道:“大明的江湖整頓以及吏治的反腐,大明以重獲新生。”
“大明百姓的精氣神全部提升上來,百姓有了心氣和骨氣,尚武之風更是在復甦。”
“這樣的國家才是最恐怖的。”
完顏洪烈譏笑道:“一直從未失敗的大元,如今在大明這裡已經栽了兩次。”
“最後一次,更慘,大元都被明皇坑了。”
明皇公開表示感謝汝陽王和魔師宮的合作。
無疑讓大元和佛門之間的合作打上了一道隔層,讓他們不能統一 ,雙方都已提高警惕。
偏偏大元沒有勇氣繼續和大明對抗下去。
大元高手損失太大,不敢繼續損失下去。
尤其明皇的做法,太能說明問題。
明皇對大隋出手,報復大隋的江湖,直接告訴世人。
大明沒有向鄰國下手的想法,大明只想自保,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個資訊非常重要,倘非如此,遼國和金國也不會出使大明。
九州諸國黨爭內耗極為嚴重,沒有哪個國家沒有這樣的類似情況。
但是大明卻徹底根除對大明自身有害的黨爭,保留了良性競爭的黨爭。
這就是朱由校的高明之處。
耶律楚材不由笑道:“要是沒有明皇這波操作,我們兩國的壓力只怕更大。”
大元給兩國的壓力,已讓兩國統治階層喘不過氣來。
要不是有大明親自對抗大元,他們現在都在四處遊說,建立起聯盟。
去年後金和遼國聯盟,實際上就是一次嘗試。
可惜聯盟物件針對的是大明而不是大元,讓兩國聯盟無功而返
完顏洪烈和耶律楚材一起會見,沒有分開召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