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想要帝國長盛不衰,那反腐便是關鍵兒(第2/3 頁)
不過,中原皇帝玩了一把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後,他們反而不適應了。
覺得這不是中原應有的特性,更應該溫順、溫和,如同綿羊一樣,任由他們隨心所欲地宰殺。
父子倆心裡都明白,大明在朱由校的帶領下,已經開始崛起。
… …
大明開始變得強大起來。
一支六七十萬的新軍,就能把皇太極的三十萬後金精銳全殲。
說明大明的戰鬥遠不是他們先前猜測的那般不堪一擊。
顯然他們在遼東的戰績,那是大明戰爭造就的。
非大明軍隊不強,而是因為內部各類因素造成的結果。
熊廷弼和袁可立得到了所在轄區的生殺大權後,大明的戰鬥力已經上來了。
他們用盡全力,仍舊未能攻克大明在遼東的重鎮。
,!
沒有中原那些賣國賊輸血,後金的日子難過了。
現在更是損失慘重。
如果只是死了皇太極和三十萬精銳,他們仍舊可以維持現狀。
他們喪失後續作戰的能力,是因為晉商覆滅,沒有為他們輸血了。
本來他們在遼東和大明打得就很艱難,雖然每次都是他們主攻。
但是他們的消耗極大,已經露出了疲態,打不動了。
多爾袞和努爾哈赤都明白得很,如不能繼續消耗大明國力,那朱由校真有可能翻盤。
時間拖得越長,對大明越有利。
朱由校親政後,才一年不到的時間,便已扭轉大明的不利因素。
在大明內部,朱由校真正轟轟烈烈地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又在反腐。
有為之君,都明白一個道理,想要帝國長盛不衰,那反腐便是關鍵兒
以前諸國都沒有在意,現在九州諸國都開始關注大明。
朱由校出手後,表現過於出色,堪稱是個冉冉升起的鐵血皇帝。
對內對外都是如此,寧可讓遼東和登萊成為割據軍閥的危險,也要遏制住後金的侵蝕。
這是寧可讓肉爛在鍋裡,也不願便宜外邦的決心。
朱由校這是要把大明的罈罈罐罐都要砸碎,然後重建的魄力。
這樣的魄力,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君能做到。
其他皇朝的國君不知道拯救自己國家的頹勢,就要整頓吏治。
整頓吏治的核心便是反腐倡廉。
反腐,已成了九州諸國皇帝的頭等大事,卻沒有一個皇帝敢像朱由校這般明目張膽地推行。
內政裡面錯綜複雜的關係,便讓每一個皇帝頭疼得睡不著。
強大如贏政這樣的皇帝,“八九七”都沒有勇氣拿出來執行。
只能透過底層百姓的犧牲,在完善自己制定的各類戰略。
定州更是亂得很,簡直就是武者的修煉聖地。
在那裡皇權就是個屁!
陸地神仙這樣的強者一抓一大把,是九州陸地神仙最多也是最強大的存在。
其餘的州,與定州的強者相比,弱爆了。
真正的強者都生活在定州,那裡的靈氣最濃郁了。
大宗師去了哪裡,真的就是個癟三,只能成為別人的狗腿子和打手。
一派掌門,若無天人境的實力,連建立幫派的資格都沒有。
天人境在定州才是高手,大宗師遍地,宗師更是不如狗。
朱由校看著這些皇家秘聞錄,臉上露出了一絲興奮。
九州太玄幻了!
各州實力差距都很大。
大明在九州皇朝中算是墊底的貨色,因為陸地神仙的數量非常少。
定州就有神通境強者,乃至更高強者都有。
這就是區別啊……
實力懸殊太大了。
像大明這樣的國度,好多強者連看都不看一眼。
原以為他可以量產陸地神仙,便已可統一九州,顯然有點想屁吃。
至少也要能量產神通境才行,這是往好了的想。
丹王開始還有點囂張,但看了朱由校給他的大明秘聞錄後,都驚呆了。
這方世界的神奇,並不比他所在世界的上限低。
“萬年前,這方世界的歷史便已斷層,後來出現的歷史同樣是千年一個斷層的節奏。”
“這方世界最大的恐怖在於千年一個輪迴。”
“裡面要是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