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62章 殖民聖地

第62章 殖民聖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漢吏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極品五世子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蝶夢飛花崩三:凹分凹的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重生美好

朱辰給朱元璋他們畫的是珍妮紡紗機,英國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發明。

珍妮紡紗機的確能夠數倍的提高紡紗的效率,但是棉花和紡紗不一樣,它不是透過機器改造就能迅速提高生產效率的。

棉花需要土地,需要種植,然後再採摘而得。

現在大明立國不久,在棉花的種植上經過朱元璋的大力推廣,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僅僅是平衡之前的生產效率。

如果紡紗和織布的效率都大大提升,棉花的產量是遠遠不夠的。

到那個時候,棉花絕對又會因為短缺而導致價格飆升,使得織布和紡紗的生產資料過剩,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

朱標和劉基同樣是目光灼灼的看著朱辰,織布和紡紗可以透過改良機器提高效率,可依靠土地種植的棉花怎麼提升,他們也很想聽一聽朱辰是怎麼說的。

只聽朱辰道:“既然大明國內的棉花產量跟不上,那我們何不把目光放得更廣闊一些,比如放眼海外呢?”

海外?

聽到這兩個字,朱元璋三人都是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朱辰繼續道:“事實上,棉花並不是產自華夏,它是舶來品,來自於一個同樣古老的國度,天竺。”

“在天竺,有非常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壤和氣候,而且有非常成熟的種植體系,在那裡有著非常充足的棉花資源,大明只要能夠打通和天竺間的海上貿易,就不愁原材料棉花的來源,而且生產出來的廉價棉布,還可以反傾銷回天竺。”

朱元璋沉吟片刻後,問道:“海上貿易?那是不是不如殖民?”

說到海外,他記得朱辰之前說過的殖民,因為朱辰當時說殖民的時候給他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讓他記憶深刻。

殖民就是透過各種手段掠奪當地的資源以及廉價勞動力,把殖民地當成自己的生產基地和商品傾銷地。

“不錯。”

朱辰點頭道:“海上貿易和殖民活動常常相伴而行。?海上貿易為殖民活動提供了經濟基礎,而殖民活動則為貿易提供了政治和軍事保障?。”

“雖然打著平等貿易的旗號,但其實雙方的貿易是不平等的,實力更強的大明其實一直掌握著主動權,慢慢的,天竺就會成為大明的殖民地。”

“真的這麼簡單嗎?”

聽朱辰輕描淡寫一般,彷彿大明一出手就能將印度殖民了一樣,劉基忍不住出聲道:“據我所知,天竺並不是一個小的國家,甚至和大明差不多大,就那麼容易被殖民了?”

“不簡單,但也沒有你們想象中的困難。”

朱辰笑笑道:“據我所知,天竺這個國家很特殊,它三面環海,非常適合開展海上貿易,更重要的是,天竺的國土雖大,人口雖多,但其中種族宗教割裂十分嚴重,互相之間經常攻伐,沒有那種榮辱與共的民族精神,你去攻打其中一方,其他方不僅不會來幫忙,甚至還有可能落井下石,過來幫你一起攻打,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奉行佛教,百姓被奴役的思想很重,牛馬做慣了,很容易被馴服。”

朱辰的話,讓劉基啞口無言。

事實上也是如此,無論是最先走上殖民之路的葡萄牙,還是後來接棒的西班牙,荷蘭,還是最後稱霸的英國,都把天竺視做了最重要的殖民地。

天竺就是天生的殖民聖地。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大明真的率先踏上這條路,那將是一路坦途。

朱標和劉基是存疑的。

但是朱元璋卻是兩眼放光,絲毫沒有懷疑朱辰的意思。

朱辰繼續道:“飛梭織布機效率的提升,導致出現紡紗不足的矛盾,促使人們想辦法提升紡紗的效率,從而出現了改良過的紡紗機,改良過的紡紗機的出現,又導致了棉花不足的矛盾,這就促使人們走上海外貿易的道路。”

“到這裡你們發現沒有,矛盾就是推動著我們一步步的往前走動力與源泉。”

朱辰突然說回矛盾,讓朱元璋三人頓時恍然。

還真是這樣。

不過現在的朱元璋似乎並不是很關心這個,只見他目光灼灼的問道:“朱先生,你的意思是大明現在就可以出兵去殖民天竺了,把他們的棉花搶回來,對嗎?”

“操之過急了。”

朱辰回道:“照你所說,如果大明現在還是在紗荒出現的時期,那就是說,大明的棉布生產還不遠成規模,你搶那麼多棉花回來幹嘛?”

目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重生無限風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