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謀深算(第1/3 頁)
辭呈?
朱元璋接了過來,然後眼含深意的看了一下李善長。
自從他看了《明史》以後,他對李善長的整個觀感可以說是完全變了。
李善長是最早跟他一起創業的人之一。
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李善長是他的整個團隊當中難得的有學識和謀略的智囊,在拔採石、徵太平、克集慶、下鎮江等諸多戰役中,朱元璋均以其為參議,凡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出其手。
一路走來,朱元璋可以說非常倚重李善長。
大明開國後,朱元璋分封功臣,主要一共三十六位,爵位分別有六公二十八侯二伯,而李善長便位於六國公之列,封韓國公,爵位待遇數倍於劉伯溫。
李善長甚至還可以說是朱元璋的老師,因為朱元璋讀書認字很多都是李善長教的。
但這個功名顯赫的韓國公,最後在七十多歲高齡時,卻是被朱元璋處以滿門抄斬,不得不讓人唏噓。
朱元璋對李善長還是有感情的,他也想給李善長一個機會。
所以就在前兩天,他不經意間問了一句李善長多少歲了。
李善長回道:“臣六十有二了。”
朱元璋眉頭微微一皺,道:“咱還以為你六十五了呢,看來咱記錯了。”
李善長一開始呵呵一笑,但很快便整個人都有些懵了。
不過兩天的時間,現在李善長便主動遞上了辭呈。
看來他聽懂了自己的意思。
李善長遞上辭呈後,道:“皇上,您沒錯,是咱記錯了,咱今年確實是六十五了。”
這話說得倒是讓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了。
多少有些指鹿為馬的味道了。
不過李善長啊李善長,咱這也是為了你好,早些退出朝堂,安心養老,免得摻和太多,把自己都給摻和進去了。
朱元璋心中這般想著,卻是問道:“善長啊,你不會怨恨咱吧?”
“臣感激都來不及,何來怨恨?”
李善長一臉惶恐的拜下:“皇上,您讓臣歸鄉養老,便是對臣追隨您十幾年最好的回報,臣叩謝皇上天恩。”
朱元璋走下來,伸手把李善長扶起。
“善長啊,你跟了咱多少年了?”
李善長不假思索的回道:“元至正十四年五月初三晚,臣投奔皇上,那會皇上還在郭大帥的麾下呢,哎呀,算起來,整整一十七年了。”
“嗯。”
朱元璋點了點頭。
李善長跟了自己一十七年,可以說得上是忠心耿耿,郭子興因聽信流言而懷疑他,逐漸剝奪他的兵權。又想從他身邊把李善長奪過來輔佐自己,李善長卻堅決謝絕,一直跟到了現在。
“善長啊,你是咱的臣子,但在咱的心裡,你也是咱的老師和兄長。”
朱元璋的話,讓李善長有些受寵若驚,連忙道:“謝皇上。”
“來來來,坐下說話。”
朱元璋拉著李善長來到一旁的座位上坐下。
朱元璋微笑道:“過去柱國大臣請辭歸養,皇上都要再三挽留,而大臣呢,也要再三請辭,如果方顯君臣間的情義,咱們之間就不必這樣了吧?”
李善長擺手回道:“當然不用了,皇上對臣的情義,都在臣的心中。”
朱元璋收起了笑容,鄭重其事的道:“這一次如果咱恩准你歸鄉養老,你就回祖地臨濠去安享晚年,離京師遠點,不再去管朝野那些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好不好?”
李善長眼底閃過一抹不解,但還是恭敬回道:“臣,謹遵聖命。”
說罷,李善長突然有些傷感的問道:“皇上,那臣還能不能回京師看望您?”
“當然可以啊。”
朱元璋笑道:“啥時候想咱了,你就回來,咱陪你喝茶聊天。”
李善長眼角含淚,眼巴巴的看著朱元璋:“臣離開京師,唯一捨不得的,就只有皇上了。”
說話間,李善長眼角的淚水忍不住掉了下來
這一幕,看得朱元璋也不禁心頭一暖,感動的輕嘆一聲,拍了拍李善長的肩膀。
如果是按照原來歷史的時間線,李善長還要晚兩年辭官,現在朱元璋讓他提前辭官,其實算是給他一個機會。
沉默片刻後。
李善長開口道:“皇上,楊憲被誅,臣再辭職,左右丞相都沒了,整個中書省真的空了,臣看皇上和太子殿下這段時間都挺忙的,而臣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