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74章 逐漸瘋狂的紡織業

第74章 逐漸瘋狂的紡織業(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穿越後我還是戴黃盔穿黃袍三國:人屠現世,請諸位赴死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漢吏紅樓:最強錦衣衛,我只手遮天!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極品五世子斬神:靠BKing行為覺醒禁墟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聊天群:我迪迦當邪神怎麼了?蝶夢飛花崩三:凹分凹的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別人在開機甲,你變身奧特曼斬神:我在斬神世界蒼蜣登階!如何幫助女主在異世界建立勢力?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重生美好

把石炭搗碎了,混合黃土,然後做成這個形狀?

朱樉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了:“父皇,做這個東西幹嘛?”

朱元璋道:“這個你先不用管,先做出來再說,記住,這個東西很重要,一定要用心做好了!”

“好。”

朱樉見朱元璋神色嚴肅,當即點頭。

一旁的馬皇后也搞不懂,上一次拿了一個黏黏糊糊的東西回來種,這一次又搞了一個奇奇怪怪的回來讓老二去做?

老夫老妻相伴二十多年,她可以說是最瞭解朱元璋的人。

外界有些言語說皇上最近似乎有些奇怪,但是她可以斷定,朱元璋就是變了,他的背後一定藏著秘密。

不過聰慧的馬皇后並沒有多問什麼……

……

松江府。

或者現在叫做松江特區更為合適,因為這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劉基的大力推廣下,改良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已經深入這裡的千家萬戶。

因為紡紗和織布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原本許多給地主租田種地的佃農都紛紛轉為專事紡織的織戶。

他們發現,原來專事紡織的收入比做佃農的收入還高,雖然同樣辛苦,但是不再用曬太陽,不用看地主臉色,當然更重要的是收入變高了。

於是,越來越多佃農開始脫離土地。

地主們原本依靠佃農種地,坐享其成,往年都不缺佃農,佃農想租種他們的地還得求著他們,但是現在形勢突然變了,種地的佃農少了,他們不得不降低地租,求著佃農回來種地。

這讓他們對新來主持工作的劉基頗有非議。

有人各方找關係,打聽情況,更有人直接找到朝廷權力中心的關係,詢問是否能夠換掉劉基,但得到的回覆都是讓他們別想了,給劉基撐腰的人沒有人能夠惹得起。

甚至有人提議做掉劉基,但直接被罵了回去。

然而,有些地主鄉紳也不是泛泛之輩,他們敏銳的察覺到風向變了。

所以沒多久,就有地主鄉紳主動聯絡劉基,提出合作的意向。

劉基沒有拒絕。

因為他來這裡,就是為了推動紡織業的發展,來之前,朱元璋三番五次的囑咐,開放,一定要開放。

劉基也想試一試,不再去抑制紡織業的發展,最後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商議,劉基最終定了一個合作的方案,那就是劉基出紡紗機和織布機,而地主鄉紳則組織工人進行紡織,生產出來的布還是由劉基這邊回收,然後再轉手進行銷售。

劉基的這個方案也是受到了朱辰的啟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現在生產力提升了,這就會破壞原本地主和佃農的生產關係,目前看來也是這樣的,舊生產關係的破壞就意味著新生產關係的產生,而新的生產關係是資本和工人的生產關係。

還有一點,生產關係也會反過來作用於生產力,也就是說,當生產關係匹配生產力時,會使生產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所以,劉基也就順水推舟推動新的生產關係的發展。

新生產關係發展之迅猛,出乎了劉基的意料。

松江府的第一家民間紡織廠成立,招了一百多人幫忙織布,第一個月就產出了不少布,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布廠的東家第二個月就擴大了生產。

而其他地主鄉紳也是眼紅得很。

可是眼紅沒有用,加入一起掙錢才是正道。

於是,第二家,第三家……

紡紗廠,織布廠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市場上,棉花被各大大小小的紡織廠收購,然後經過紡紗廠紡成紗,紗再進入織布廠織成布,成品布再流向各大布行或者成衣廠。

整個松江府的紡織業逐漸瘋狂起來。

松江府的市場迅速被這些量大且便宜的布匹充斥。

很快。

松江府的市場已經不足以支撐源源不斷產出的布匹。

但是隻要有利益驅動,就會有人想辦法去解決,於是開始有人將松江府產出的布匹運到周邊去售賣。

而這些量大且便宜的布匹,毫無疑問的擊穿了原本的布匹市場,迅速佔領了當地的市場。

於是乎。

松江府的紡織產業鏈逐漸成型。

而伴隨這條產業鏈的自然是資本,資本就像是一條河流,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然後從棉花,

目錄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重生無限風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