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66章 悄然發生改變的松江府

第66章 悄然發生改變的松江府(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馬秀英在成為皇后以後,仍舊保持著勤儉持家的好習慣,甚至後宮架起織布機,親自織些綢衣料、緞被面什麼的,當然還有種菜。

她在皇宮中開墾出一處菜地,種一些時蔬之類的。

朱元璋和馬皇后一起,將帶回來的那些紅薯栽種到了馬皇后開墾的菜地中。

種完後。

朱元璋三番五次囑咐馬皇后要照料好這幾顆紅薯。

“知道了。”

馬皇后被囑咐多了,忍不住沒好氣的回了一聲,她實在是有些搞不懂,朱元璋還真把這幾個不知道從哪搞回來的疙瘩當寶貝了。

她也很好奇這究竟是個什麼。

所以,她自然會幫朱元璋照看好這個叫做紅薯的東西。

紅薯的種植很順利,然而另外一件事,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朱元璋在早朝上提出了將松江府設立為特區的建議,遭到了幾乎滿朝文武的反對,特別是那些文官們。

“皇上請三思啊,歷朝歷代皆是以農為本,您現在鼓勵紡織,鼓勵商貿,那是捨本逐末啊,老祖宗的教訓您都忘了嗎?”

“是啊,《管子·國蓄》中有云: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現在皇上開放商貿,這何止是四孔?這是如篩子兜水,全漏了呀!”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

他們一口一個以農為本,一口一個利出一孔,一口一個商人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朱元璋再一次獨斷朝綱。

這讓滿朝文武一頓氣急攻心,但又無可奈何。

好在皇上現在只是在松江府一個地區推行放開重農抑商,鼓勵紡織的政策。

如果皇上直接在全國推行,恐怕當場要炸了。

現在只是在一個區,多少有試驗的性質,既然這樣,那大家就看結果唄,事實永遠比言語更具說服力。

等到時候松江府被搞得烏煙瘴氣,天怒民怨的時候,看皇上還能怎麼說。

退了朝之後,眾臣仍舊在議論紛紛。

“皇上最近到底怎麼了?我怎麼感覺他好像變了個人一樣,行事作風簡直是驚世駭俗。”

“一定是有人在背後教唆皇上,以前的皇上不是這樣的。”

“那究竟是什麼妖人在背後蠱惑皇上呢?”

“皇上最近和劉基走得很近,這一次去松江主持特區事務的也是他,難不成是劉基?”

“可是,劉基不像是那樣的人呀。”

“誰知道呢,劉基自詡能夠占卜窺命,指不定給皇上灌了什麼迷魂湯……”

“……”

因為朱元璋的行為在他們看來著實反常,所以說什麼的都有,但不管怎麼說,松江特區是定下來了。

而劉基則是被任命為總督,奉命前去松江府組建特區。

和他一起前去的是幾個前不久大明首屆恩科中招錄的學子,吳伯宗,郭翀,茹太素等幾人。

沒有老人,全是新人。

這當然是朱元璋故意而為之。

去之前,朱元璋特意囑咐劉基,讓他不必拘泥,放心大膽的去做,大刀闊斧的革新故鼎,就像朱辰說的那樣,兩個字:放開。

“臣謹遵聖命!”

京師城門,劉基深深一拜,便帶著首屆恩科的幾位進士往松江府而去……

……

來到松江府,劉基第一件件事便是推廣改良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

和在京師的時候一樣,免費送,但是生產出來的棉布必須交給劉基他們來收購。

免費的東西,自然是誰都想要。

每一天,製造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工廠外,都有許多百姓排隊等候領取。

松江府本就是織造大省,紡紗織布幾乎深入到每家每戶。

現在有了改良過的紡紗機和織布機,紡紗和織布的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生產出來的布匹還有人回購,以往都是男耕女織,男耕為主,女織為輔,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似乎悄然發生了改變,因為紡紗織布的收益已經

目錄
快穿撩boss:反派大人走劇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