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殺人於五裡之外(第1/2 頁)
“挖煤也是這樣?”
朱元璋和朱標都是一怔,而劉基更是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因為上次劉基沒來,所以不知道朱辰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挖煤他當然知道是什麼。
但是挖煤也需要像紡織那樣,利用股份制動用整個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
就是知道怎麼回事的朱元璋也感到疑惑。
“可是朱先生,這石炭雖然可用於生火取暖,但真的有必要搞股份制,讓那麼多人參與進來嗎?”
石炭可用於取暖?
劉基有些聽不懂了,石炭不是有毒嗎?
不過他並沒有插嘴,而是靜靜的聽下去。
只見朱辰笑笑,道:“煤炭可不僅僅用於生火取暖,生火取暖可以說煤炭最沒有用的用處了,它的用處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大得多。”
最沒有用的用處?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愕然。
在他們看來,煤炭能夠用於生火取暖,已經是天大的用處了,卻被朱辰說成最最沒有用的用處?
難道還有什麼驚人的用處不成?
在兩人灼灼的目光下,朱辰說道:“煤炭的用處很多,而其中的一個重要用處,那便是鍊鐵。”
“啊?”
朱元璋和朱標包括劉基在內,都是嘴巴微張。
就這?
鍊鐵?
這不早就已經是這麼做了嗎?
用煤炭鍊鐵從宋朝就已經大規模利用起來了,不然你以為這麼多武器是從哪裡來的?而且自從用煤炭鍊鐵以後,壓根就不缺鐵用。
歷代朝廷幾乎都實行鹽鐵專營,大明也不例外。
但其實在鐵這一塊,大明已經漸漸放開了。
因為鐵不再稀缺。
大明現如今一年的官營冶鐵產量是九千多噸,而民間冶鐵已經高達一萬三千多噸,而這些鐵除了武器製造外就是農具了,大明並不缺鐵用。
後來朝廷還因為庫存鐵太多,曾兩次罷停各處官營鐵冶。
這一切都是因為冶鐵技術的成熟,特別是在發明用煤炭冶鐵之後,效率為之大大提高。
現在朱辰卻說,煤炭的一個重要用處是用於冶鐵。
這不是廢話嗎?
看著朱元璋三人疑惑的目光,朱辰也不急,喝了一口茶後,不疾不徐的說道:“煤炭鍊鐵,其實宋朝就已經很成熟了,可以量產生鐵,這放眼四海,都是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可以說一枝獨秀。”
“在蒙元時期,成吉思汗打到西方,火炮轟得西方屁滾尿流嚇破了膽,西方的那些人才發現,原來在遙遠的東方,人們已經掌握了量產鐵的技術,而他們甚至連個高爐都還沒有,只能靠小爐小鍋生產昂貴的鐵器。”
朱辰說的這些,他們也都知道。
天朝上國強於四海那些蠻夷小國,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然而,朱辰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有些傻眼。
“西方那些人將華夏的冶鐵技術偷了過去,他們也開始建起高爐,使用煤炭冶鐵,他們生產出來的鐵卻比華夏的要好,而華夏卻從此誤入歧途,一條道走到黑。”
誤入歧途?
朱元璋三人有些聽不懂了。
朱辰繼續道:“讓華夏冶鐵技術迅猛發展的是用煤鍊鐵,而讓華夏冶鐵誤入歧途的也是用煤鍊鐵。”
“為什麼?”
“因為煤炭裡面含有大量的雜質,在鍊鐵的過程中,這些雜質就會混入鐵中,從而使得鐵的雜質很多,質量很差。”
朱辰的這話,朱元璋朱標劉基三人也並不意外。
事實上,對於這點他們也知道。
用煤炭煉出來的鐵比不上木炭煉出來的鐵,但勝在量大便宜,就好比現在劉基在搞的那個紡織業織出來的布,當然不能跟質地精美的松江布相提並論,但市場卻比松江布要更大。
這也是煤炭鍊鐵得以成為主流的原因。
朱辰道:“對於這樣含著大量雜質的生鐵,其實也是有方法提高它的質量的,那便是炒鐵,也就是鍛造,但這樣一來,就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人們寧願用便宜但質量差的生鐵,也不願意用質量好但昂貴的熟鐵。”
“即使是朝廷也是一樣,他們做出來的大炮經常炸膛,也是因為這個。”
朱元璋幾人點頭。
如朱辰所說,大明的大炮已經算得上是戰場上的常規武器,確實存在經常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