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朝堂驚雷(第1/2 頁)
在繁華壯麗的京都皇城中,那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瀰漫著一種緊張而凝重的氣氛。金碧輝煌的龍椅高高矗立,皇帝端坐在其上,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璀璨的皇冠,不怒自威的面容令人心生敬畏。
朝堂之下,一眾大臣們按照各自的官職和地位分列兩側。他們有的神情肅穆,有的面無表情,若有所思。
與往日不同的是,那位長期以生病為由告假在家、許久未曾上朝的兵部尚書柳楠,今日竟然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了這朝堂之上。眾人不禁紛紛側目,對他的突然到來感到驚訝不已。
“啟稟陛下,微臣有要事稟報!”只見兵部三品懷化將軍柳無回神色凝重地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快步走到宮殿中央,單膝跪地,抱拳高聲說道:“揚州方面傳來緊急軍報,廣益城新任都尉張遠謀竟然膽大包天,率領所部兵馬公然謀反,並已經成功割據了廣益城!此等行徑實乃大逆不道,罪不可赦啊!這份軍報於昨日便已火速送抵宮中,還望聖上萬萬早做決斷,以免局勢進一步惡化!”說罷,柳無回將頭深深地埋下,等待著皇帝的回應。
“啟稟陛下,關於廣益城所發生之事,實則另有不為人知的內情啊!”只聽得一聲高呼傳來,眾人循聲望去,但見一名身著緋紅官服之人一步邁出,神情肅穆地拱手施禮後,緊接著開口說道:“陛下您曾下旨令吏部員外郎馬懷洛大人暗中調查揚州漕運衙門一事,並交由我大理寺共同督辦。近日,我們刑部接到了來自大理寺探子的重要線報。”
這名官員擦了擦額頭的汗,繼續說:“原來,馬大人在深入追查之後發現,這廣益城的漕運衙門竟然私自藏匿了大量的兵甲弓弩等違禁之物,而且還與當地的護城兵馬司相互勾結!更令人震驚的是,那位新上任不久的都尉,雖說是初來乍到,但實際上卻與前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想必是他擔心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出來,於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領手下士兵起兵造反啦!懇請陛下對此事詳加徹查,以正國法!”此人正是刑部大理寺寺監,張國明。
皇帝身著龍袍,端坐在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高位之上。他的面容冷峻如霜,深邃的眼眸猶如寒潭一般冰冷,令人不敢直視。此刻,他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一言不發,但卻散發出一種無形的威壓,彷彿整個朝堂都被他的氣勢所籠罩。
除了適才說話的二人,其他下方站立著的眾多大臣們,則個個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只是低垂著頭顱,小心翼翼地偷瞄著上方那位高高在上、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的帝王。
此時,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晨光斑駁,映照出每個人臉上的微妙情緒。
福王,這位自福州回來便不顯山露水的親王,忽地從自己的位置走出來,步伐沉穩,衣袂輕揚,宛如古松獨立於風中,自有一股不容小覷的威嚴。
他的目光,溫和卻銳利,輕輕掠過那位額間已滲出細密汗珠的太子,眼神中帶有莫名的意味。
向高坐於龍椅之上的皇帝行過一禮,福王的聲音,高亢而洪亮,如同夏日裡滾滾的雷聲,瞬間填滿了整個大殿:“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斗膽請問大理寺寺監大人。”言罷,他微微側身,目光直指大理寺寺監,那雙眸子裡閃爍著智慧與洞察的光芒。
“眾所周知,漕運衙門,本是管理漕糧運輸之機構,平日裡與兵器甲冑無緣,猶如往來商賈之手,不沾刀兵之氣。試問,若無外力相助,僅憑廣益城護城兵馬司一己之力相護,何來的膽量,敢於私下囤積兵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等行徑,若非背後有更為強大的勢力撐腰,恐怕難以成行。”福王的話語,字字珠璣,句句擲地有聲,如同鋒利的刀刃,輕輕劃過在場每一個人的心田,留下一道道難以磨滅的痕跡。
他的話語間,既有對事態的冷靜分析,也不乏對朝局暗流的深刻洞察。大殿之內,眾人皆屏息凝神,靜待大理寺寺監的回應,而空氣中瀰漫的那股緊張與期待,彷彿連時間都變得緩慢起來。這一刻,福王以一己之力,不僅將話題引向深入,更是在無聲中,為這場宮廷風暴,添上了一抹更為複雜的色彩。
“啟稟聖上、福王殿下,”張國明,大理寺寺監,此刻身形微微顫抖,彷彿揹負著千鈞重擔,額頭與後背的冷汗已將他的衣衫浸溼,臉色蒼白如紙,聲音也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臣,臣……實在是不敢妄加揣測,更不敢輕易作答。”
張國明的回答,如同一枚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原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壓抑。
眾臣譁然,交頭接耳之聲四起,有的面露驚訝,有的則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