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1/2 頁)
一眨眼,時光便如那輕盈的雁行,悄無聲息地掠過了初秋的餘暉,悄然降臨到了中秋佳節。
這日,天地間似被一層淡淡的哀愁所籠罩,滿目皆是蕭瑟之景,落葉紛飛,寒風細訴,彷彿大自然也在為這人間最溫柔的團圓時刻,鋪陳出一幅幅悽清而又充滿期待的畫卷。
大街小巷,每一處角落都洋溢著不同尋常的氣息。燈籠高掛,紅燭搖曳,像是夜空中最溫暖的星辰,指引著歸家的路途。家家戶戶,窗欞間透出柔和的燈光,那光裡藏著的是對遠方親人的無盡思念,也是對近在咫尺團圓的深深渴望。孩童們手持五彩斑斕的燈籠,在巷弄間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清脆悅耳,如同這節日裡最動聽的樂章,驅散了周遭的寒意,讓這份團圓的喜悅更加鮮明。
市場上,更是熱鬧非凡。攤販們吆喝聲此起彼伏,售賣著各式各樣的月餅,有豆沙的細膩,有蓮蓉的清甜,還有那蛋黃油的醇厚,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更是對傳統習俗的深情傳承。人們或駐足挑選,或品嚐議論,那份對美食的熱愛,何嘗不是對團圓時刻的一種珍視與慶祝?
而在這歡慶的背後,亦不乏淡淡的憂傷。有多少遊子,此刻正遙望明月,心中滿載著對家的無限眷戀;又有多少家庭,因種種原因,無法在這月圓之夜共聚一堂。但即便如此,那份對團圓的嚮往,卻如同這中秋之月,明亮而堅定,照亮了每一個孤獨的心靈,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
中秋,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更像是一曲悠長的詩,訴說著人間的悲歡離合,描繪著家國的溫情。在這蕭瑟的秋意中,慶祝的不僅僅是團圓,更是那份跨越千山萬水,始終不渝的人間真情。
每一年的中秋與除夕,對於謝六而言,彷彿是命運特意勾勒出的兩幀孤寂圖景,將他的生活染上了一抹難以言喻的蒼涼。這兩日,不似春日裡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也不似盛夏時節熱烈奔放的狂歡盛宴,它們靜靜地躺在時間的長河裡,帶著秋風的蕭瑟與冬夜的寒霜,悄無聲息地侵蝕著謝六那顆本就敏感而脆弱的心。
中秋之夜,月華如練,銀輝灑滿大地,家家戶戶燈火闌珊,團圓之樂溢於言表。而往年的謝六,卻只能獨坐於尚書府那間簡陋的小屋,望著窗外那輪皎潔的明月,心中湧動的不是詩意的浪漫,而是無盡的孤單與思鄉之切。月光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身上,彷彿是一層薄薄的霜,冷得他心底發顫。他也渴望自己能夠與家人圍坐一堂,共賞明月,品嚐著母親親手做的月餅,那份溫馨與甜蜜,觸不可及。
及至除夕,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在夜空中絢爛綻放,如同一朵朵短暫而燦爛的生命,照亮了夜的深沉。謝六卻置身於這喧囂之外,彷彿是一個局外人,靜靜地看著這世界的熱鬧與自己無關。
在這兩個特別的日子裡,謝六的世界彷彿被一層無形的膜隔絕開來,外面的熱鬧與他無關,內心的孤寂卻如影隨形。他嘗試著用忙碌來填補這份空虛,卻發現再繁忙,也掩蓋不了心中的那份落寞。於是,他只能任由這份孤獨,如同潮水一般,將他慢慢淹沒,在這本該團圓與歡慶的日子裡,獨自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期待著下一個輪迴,或許,會有那麼一天,孤獨不再是他生活的底色。
今年的中秋,謝六身為御前侍衛,早早地便因晚上皇帝將在宮中大擺筵席的緣故,來到了御前侍衛所點卯。之後在御前侍衛所吃了午飯,待到下午酉時就前往御書房換值。
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其他九名今日執勤的貼身護衛。他們身著黃袍,威嚴而莊重,皆是經過千挑萬選,武功高強之士。在御前侍衛的體系中,一般從二品起的御前侍衛,即便有貼身護衛的資格,也都不再親自執行護衛之責,而是轉而負責統領、文書或是訓練新人的工作。紅袍御前侍衛,更是御前侍衛所中的佼佼者,他們或運籌帷幄,或揮毫潑墨,或傳道授業,皆是宮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然而,謝六卻是個例外。他因被皇帝各種破格任用,未曾經歷過御前侍衛的繁瑣訓練。他的武功,在御前侍衛所中保守估計也是頭三名的水準,自然無需挨訓。
根據侍衛總管商直的精心安排,謝六被安排在了皇帝左右,這一決定並未引起任何異議。畢竟,人的名,樹的影,謝六的威名早已傳遍宮中,誰人不知他單槍匹馬殺上劍門,宰了劍道魁首後全身而退的英勇事蹟?其他侍衛可自認沒有這個本事。
換班在無聲中悄然完成,彷彿是一場無聲的儀式,彰顯著御前侍衛的嚴謹與肅穆。黃袍御前侍衛被允許佩戴自己擅長的武器,他們或持刀劍,或握長槍,皆是宮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