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劍山村偶遇(第1/6 頁)
在幽深的煤礦井下,危險如影隨形,其中最棘手的難題非照明莫屬。煤礦中爆炸氣體濃度極高,一星半點的明火,都可能瞬間引發毀滅性的爆炸,將一切化為烏有。這就如同在火藥桶旁作業,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張平,這位經主導天寶號開礦致富負責人,肩負著尋找安全照明方案的重任。他首先想到了竹燈。竹燈,在日常生活中雖不耀眼,卻也能在普通場合帶來些許光明。於是,張平立刻安排人制作竹燈。眾人精心挑選堅韌的竹子,將其巧妙地加工成竹燈的模樣,再配上燈芯與燃油。然而,當竹燈被封閉起來,以滿足井下防爆需求時,問題出現了。那原本就不算明亮的光線,在封閉的環境裡變得愈發微弱,彷彿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張平看著這如豆的燈光,心中滿是無奈與失落。
他並未就此放棄,把目光投向了市面上的燈籠。但仔細檢視後,他發現這些燈籠都存在致命缺陷——有縫隙且易燃。在充滿爆炸氣體的井下,這些燈籠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一旦遭遇明火,後果不堪設想。張平意識到,常規的照明工具在這特殊環境下,都行不通。
在苦思冥想之際,張平突然靈光一閃,想起古代有一種照明方式——夜明珠。夜明可是貴族才有的寶物,能在黑暗中散發翠綠的光芒。但夜明珠價格高昂,且不知天寶號這樣的大商號能否提供足夠數量。更關鍵的是,即便有夜明珠,其亮度能否滿足井下需求,還是個未知數。不過,張平覺得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值得一試。
他走出偏房去找三師傅韓魁說明自己急需幾顆夜明珠,夜明珠本就稀有,韓魁是女兒身,所以也就只有兩個。但見張平如此執著,都給了他。與此同時,張平想到了天然水晶石。他知道天然晶石能夠多角度反射光線,若與夜明珠配合,或許能增強照明效果。
隨後張平前往附近山裡尋找晶石。幸運的是,晶石並不罕見,沒多久,他就找到了大量的晶石。回到住處,張平立刻開始實驗。他運轉體內深厚的氣勁,凝聚成鋒利的氣刃,小心翼翼地切開晶石。氣刃精準地在晶石上切割出合適的凹槽,隨後,他將從三師傅韓魁那裡得到的兩顆鴿子蛋大小的夜明珠,輕輕放入凹槽之中。
一切準備就緒,張平讓人關緊門窗,又用厚實的布嚴嚴實實地遮住陽光。剎那間,整個房間陷入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張平懷著忐忑的心情,緩緩走向放置夜明珠與晶石的地方,拉開覆蓋在夜明珠上的黑布,瞬間明亮的光芒映入眼簾,在黑暗中顯得格外醒目。他驚喜地發現,這光芒竟能照亮很遠的距離。
張平開始慢慢後退,全神貫注地盯著那束光,心中默默測算照明距離。一步、兩步……隨著距離增加,光芒雖逐漸減弱,卻依舊清晰可見。最終,他確定照明距離達到了128米。而目前的礦井深度大多在八十米左右,這樣的照明距離完全能夠滿足需求。除了安全洞需要配備一個照明裝置外,每條礦井配備兩個夜明珠與晶石組合的照明工具,便足以讓井下作業的礦工們擁有可靠的光明。
張平深知,這一發現來之不易,它不僅是解決照明問題的關鍵,更是為井下作業的礦工們撐起了一片天。
張平深知,礦井作業猶如在刀刃上起舞,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著眾人的安危與整個產業的興衰。他全身心投入到對礦井各類問題的梳理之中,專注的樣子彷彿要將每一個隱患都從黑暗中揪出。
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井下複雜的地質結構隨時可能引發坍塌,瓦斯等爆炸氣體更是如隱藏的惡魔,稍有不慎便會吞噬一切。張平詳細記錄下加強巷道支撐的具體方法,採用質地堅硬的原木與特製的金屬支架相結合,確保每一寸巷道都能承受上方的壓力。同時,他還設計了一套完善的通風系統,透過巧妙佈局通風口與通風管道,讓新鮮空氣能夠深入礦井的每一個角落,及時驅散危險氣體。
排水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地下水在礦井中肆意湧動,不僅影響作業,還可能引發透水事故。張平經過深思熟慮,規劃出一套多層次的排水方案。首先,在礦井底部挖掘大型積水坑,利用地勢將水匯聚。然後,安置多臺加壓泵,將積水坑中的水提升至地面。此外,他還要求專人定期檢查排水管道,確保排水系統時刻暢通無阻。
而照明問題,經過之前的艱苦探索,已經有了可靠的解決辦法——夜明珠與天然晶石的組合。張平將這一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包括夜明珠的放置位置、晶石的切割角度與固定方式等,都一一記錄下來。
整理好這些問題與解決方法後,張平將其寫成兩份詳細的信件。一份寄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