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1/2 頁)
</dt>
&esp;&esp;“是不是很可惜,寧舒籌劃這麼久,都來到這裡了,差一點,就差最後一點點,就能出宮了,卻被我抓住了。”
&esp;&esp;虞聽晚壓抑到極致的心態逐漸崩潰。
&esp;&esp;死死攥著的指尖狠戳著手心,因過於用力,指節都呈現青白。
&esp;&esp;謝臨珩掐著她的腰將她壓在身下,似還嫌不夠,又道:
&esp;&esp;“這宮裡,除了這汾邯湖,還有別的密道。”
&esp;&esp;“不如寧舒求求我。”發狠侵佔間,他伏在她耳側,“你求我一次,我給你說一條路,如何?”
&esp;&esp;虞聽晚心神徹底崩潰。
&esp;&esp;她死死咬緊牙。
&esp;&esp;任他如何,都不肯出聲。
&esp;&esp;整整一夜的時間,無論謝臨珩折騰得多狠,都沒能從她口中聽到半個求字。
&esp;&esp;從夜色漆黑,到接近破曉。
&esp;&esp;汾邯湖面上,水面激盪的聲音,就沒有停過。
&esp;&esp;—
&esp;&esp;深夜。
&esp;&esp;中宮寢殿。
&esp;&esp;皇后夜起喝了口茶,沉冷的視線掃過外面朦朦朧朧的夜色,問秋華:
&esp;&esp;“寧舒逃出去了嗎?”
&esp;&esp;秋華接過她遞來的茶盞,輕聲說:
&esp;&esp;“好像沒有,娘娘。”
&esp;&esp;皇后皺眉,“太子不是不在宮中?”
&esp;&esp;秋華道:“奴婢聽說,太子殿下及時趕回來了。就在戌時末,聽說東宮將近大半的暗衛和宮中很多御軍都被調去了汾邯湖。”
&esp;&esp;“奴婢本想讓人去看看,但整個汾邯湖,都被太子殿下封鎖了,旁人無法靠近半步。”
&esp;&esp;“奴婢猜想,這種情況下,寧舒公主能成功逃出去的機率微乎其微。”
&esp;&esp;聽罷,皇后臉色更沉。
&esp;&esp;“本宮的好兒子對那賤人的女兒還真是上了心,為了她,連朝事都不顧了。”
&esp;&esp;秋華靜靜站在一旁,沒敢接話。
&esp;&esp;半晌,皇后揉了揉眉心,語氣幽冷。
&esp;&esp;“宋今硯呢?”
&esp;&esp;秋華:“……這個奴婢不知,沒打聽出來宋大人的訊息。”
&esp;&esp;皇后放下手,按了按額角。
&esp;&esp;“太子能這麼快趕回來,說明已經知道了裡面這些事,逃跑不成,宋今硯又摻和其中,寧舒私通外臣的罪名逃不了了。”
&esp;&esp;秋華看向她,“娘娘您是想……”
&esp;&esp;皇后抬了抬眼皮,冷道:
&esp;&esp;“儲君的太子妃,怎能和外臣有染?”
&esp;&esp;“寧舒身為前朝公主,不僅和外臣私通,她母妃還身在後宮,怎能擔得起東宮太子妃的身份?”
&esp;&esp;秋華明瞭她的意思,附和道:
&esp;&esp;“寧舒公主被冊為太子妃之事,朝中本就頗有微詞,只是礙於太子殿下的威壓,不敢多言。”
&esp;&esp;“如今又出了這檔子事,姚大人和朝堂上的言官,怕是不會再坐視不理。”
&esp;&esp;翌日辰時初。
&esp;&esp;墨九被喊來東宮大殿。
&esp;&esp;謝臨珩立在殿前。
&esp;&esp;身上那種冷肆森寒的氣息,經過一夜,並未減少多久。
&esp;&esp;仍舊逼得人難以喘息。
&esp;&esp;墨九停在殿外,緊低著頭,“殿下。”
&esp;&esp;謝臨珩眼底冷意瀰漫,聲線亦是冷如冰霜。
&esp;&esp;“汾邯湖下面的密道,處理好了嗎?”
&esp;&esp;墨九不敢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