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暮年謀局(第1/3 頁)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一晃數十年過去,曾經那個靈動聰慧的羋瑤已步入中年。這些年,她與王子軒攜手走過,共同見證了北齊的興衰變遷。
南楚那次進犯危機,在羋瑤和王子軒的精心謀劃下,終得以化解。南楚國內反對勢力與北齊裡應外合,新皇帝自顧不暇,不得不放棄對北齊的軍事行動。經此一役,羋瑤在北齊朝堂和民間的威望大增,她的智慧與謀略被眾人傳頌。
隨著歲月的流逝,王子軒和羋瑤的子女也漸漸長大成人。他們的長子王宇,繼承了父親的英勇和母親的睿智,在軍中嶄露頭角,年紀輕輕便已成為一名備受矚目的將領;女兒王詩涵,才情出眾,溫柔善良,在宮廷中也備受讚譽。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如今的北齊,雖然表面上國泰民安,但內部卻暗流湧動。朝堂之上,黨派紛爭日益激烈,官員貪汙腐敗現象時有發生;民間,賦稅繁重,百姓生活困苦,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小規模的農民起義。
羋瑤看著這一切,心中憂慮萬分。她深知,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北齊恐將面臨一場巨大的危機。一日,羋瑤在王府的花園中踱步,陷入了沉思。此時,王子軒走了過來,看著妻子憂慮的面容,心中滿是心疼。
“瑤兒,別太操心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王子軒輕聲說道。
羋瑤抬起頭,看著丈夫,苦笑著說:“子軒,你我都清楚,如今的北齊已是危機四伏。朝堂腐敗,百姓受苦,若不加以整治,後果不堪設想。”
王子軒微微點頭,嘆了口氣說:“我也知道,可如今黨派林立,想要推行改革,談何容易。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更大的動盪。”
羋瑤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想先從民間入手,瞭解百姓的真實需求,再尋找機會向皇帝進諫。”
王子軒看著羋瑤,心中滿是敬佩。他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妻子總是那麼勇敢和堅定。“好,我陪你一起。”王子軒握住羋瑤的手說。
於是,羋瑤和王子軒喬裝打扮,離開王府,深入民間。他們走街串巷,與百姓們交談,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疾苦。在這期間,他們看到了百姓們的艱辛,也聽到了他們對朝廷的不滿和期望。
“這些年,賦稅越來越重,我們辛苦勞作一年,連溫飽都難以維持。”一位老農無奈地說。
“是啊,那些官員只知道貪汙受賄,根本不管我們百姓的死活。”一位年輕的婦人憤怒地說。
羋瑤和王子軒聽著這些話,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責任感。回到王府後,他們立刻開始整理收集到的資訊,商討應對之策。
經過幾天幾夜的思考和討論,羋瑤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她決定先從減輕百姓賦稅入手,同時加強對官員的監督和考核,嚴懲貪汙腐敗行為。為了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她還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援和朝中一些正直大臣的配合。
於是,羋瑤進宮面見皇帝。此時的皇帝,也已步入暮年,面對朝堂上的種種問題,他也深感力不從心。見到羋瑤,皇帝眼中露出一絲欣慰。
“羋瑤,你來了。這些年,多虧有你和子軒為北齊分憂。”皇帝感慨地說。
羋瑤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將自己在民間的所見所聞以及心中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帝。皇帝聽後,陷入了沉思。
“羋瑤,你所言甚是。這些問題我也早有察覺,只是一直苦於沒有良策。你提出的計劃,我覺得可行,但實施起來恐怕會遇到不少阻力。”皇帝憂慮地說。
羋瑤微微點頭,說:“陛下,我知道推行改革會有困難,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困難就退縮。只要陛下下定決心,微臣願意竭盡全力輔佐陛下,為北齊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皇帝看著羋瑤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感動。他點了點頭,說:“好,就依你之計。我會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商討此事。”
幾天後,皇帝在朝堂上宣佈了羋瑤提出的改革計劃。不出所料,計劃一經提出,便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大臣的強烈反對。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減輕賦稅,朝廷的財政收入將大幅減少,如何維持國家的運轉?加強對官員的監督,豈不是對我們的不信任?”一位老臣激動地說。
“是啊,陛下,改革需謹慎,不可貿然行事。”其他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
羋瑤看著這些反對的大臣,心中早有準備。她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說道:“各位大人,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如今的北齊,若不改革,必將走向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