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中樞諸公好比草臺班(第1/2 頁)
京師各派文官,在黑夜中行雞鳴狗盜之舉。
而崇禎小青年,卻在乾清宮睡得跟小豬佩奇一般。
蠢蠢欲動又如何,那些傢伙私下密會,全都沒逃過錦衣衛眼睛。
最多不知道具體談話內容,在何處私會,有何許人參與,第二日便會送達御前。
崇禎不到辰時自然醒來,這是他前世養成的生物鐘。
哪像老哥那樣每天累得跟狗一樣,起得比雞還早,他可不願遭那份兒罪。
“皇爺,此乃李僉事,昨晚從皇城門縫遞來的密報。”
用過早膳,王承恩將一封特殊標記的密奏呈上。
崇禎一愣,才給李若鏈安排差事一兩天,這麼快就有情況了?
開啟一看,不多時露出一抹冷笑。
沒去過多理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今日哪裡都不想去,穿越過來第三天,該梳理一下朝堂諸公了。
叫上王承恩,去往東暖閣。
今日還早,暫無奏章,只有王承恩一人伺候,倒也清靜不少。
在紙上寫下很多朝臣名字,不時停筆沉思,崇禎忽然問道:
“大伴,畢尚書是否已回府上?”
“稟皇爺,昨日申時李僉事便釋放畢大人,還親自用馬車送回府中。”
“嗯,”崇禎微微點頭。
“身體無礙吧?”
“聽小的們回來說,畢大人收到老參感激涕零,下跪也無需僕人攙扶,行動尚可。”
“那就好,朕還擔心他在詔獄受罪,如此說來李若鏈還算厚道,都怨朕當初小題大做。”
說完似乎又想起什麼,調侃般地望向王承恩:
“大伴,你說朕以往是不是太死要面子,就連平時明明想去後宮,卻剋制自己不去,生怕弄下個好色的壞名聲,純屬迂腐之輩。”
王承恩猛地跪下,顫顫巍巍道:
“皇......皇爺,奴婢嘴笨,奴婢不知......”
“哈哈哈,你不是不知,你是不敢說吧?”
“奴婢......”
崇禎只是想逗逗他,看他作何反應,不然這傢伙以後咋實時打配合。
又問道:
“你告訴朕,朕出宮之事是否已婦孺皆知?”
王承恩不假思索,拱手道:
“稟皇爺,確實如此,連皇后娘娘昨晚都傳召奴婢問詢,奴婢不敢打誑語,便如實相告,請皇爺恕罪!”
“小Kiss。”
“皇......皇爺,啥啥死?”
“哦,朕的意思是無妨,小事兒。”
王承恩懵了,出去時囑咐要保密,如今滿朝皆知了又說沒事兒。
皇爺心思越發琢磨不透,已沒有往日那種一板一眼。
方才還對著我笑,那…那笑容又跟前天一模一樣。
皇爺您就別折煞奴婢了,奴婢受不了啊,只有玩黃瓜的命啊。
自己又那樣想象皇爺,王承恩心裡一陣自責。
也不再調侃他了,崇禎認真寫畫,結合兩個記憶及李若鏈密奏,在諸多名字前標上符號,還畫上圈圈。
當下已經確定,拋開王應熊不說,張至發、薛國觀、謝升這幾人便是溫體仁死黨,沒參加密議的肯定更多。
平日老溫常常表現出被孤立的樣子,老哥還非常欣賞,真該給那傢伙頒個奧斯卡。
也怪原主老哥太容易被忽悠,對結黨又深惡痛絕,其實下面的人,能稱得上孤臣的幾乎沒有。
就連孫承宗之類的實幹派,也無法避免。
同僚中誰又沒幾個老鄉同道,人情世故無論於哪個年代,都始終存在。
如今內閣之中一共5個人,次輔吳宗達,溫體仁忠實追隨者。
此人毫無作為,年前被東林人攻擊,提出致仕,老哥沒有批准。
王應熊是老溫鐵桿小弟,純屬奸猾無能之輩,歷史上民間曾流傳一首民謠,其中一段為:
“...內閣翻成妓館,烏龜王八篾片,總是遭瘟......”
烏龜王八便是王應熊,此人巫山一帶巴縣人士,故被百姓稱為烏龜王八。
篾片指的是吳宗達,形容如竹篾般容易彎曲,沒有任何主見可言。
瘟,自然是指首輔溫體仁。
這幾個傢伙先讓它們蹦躂,孫錢二人迴歸之時,保準讓他們安心倒臺。
至於閣臣錢士升,乃江南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