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侯恂孫傳庭赴任(第1/2 頁)
次日正辰時分,上朝的官員彙集於廣場。
他們都非常詫異,金臺上的御座不見了,大漢將軍一個沒有。
連內閣、六部、司禮監、錦衣衛諸臣,全都不知所蹤。
僅有鴻臚寺官員,在廣場引導百官維持秩序。
啥情況?搞什麼東東?
文武們不禁交頭接耳。
“肅靜!肅靜!”
鴻臚寺官員大聲呵斥。
不多時,王承恩、侍讀學士兼太常寺卿蔣德璟出現在金臺。
見蔣德璟手裡捧著聖旨,看來皇帝有旨意。
一般比較重要的聖旨,才會讓翰林院的人宣讀,朝臣更加狐疑。
王承恩高聲道:
“皇上有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奉陛下口諭,今日起罷朝五日,諸卿接旨後回值房各司其職!”
什麼?又要罷朝?上一天歇七天,這下又是歇五天。
聖上要跟萬曆爺學啊?
不待他們多想,蔣德璟攤開聖旨,朗聲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重整早朝舊制,然朕勵精圖治國事仍頹廢糜爛。
早朝成百官互誹之地,決理國事甚少,朝堂諸卿,可汗顏耳?
為嚴正朝綱,朕意終止御門議政,改遷皇極殿朝會,人數限定一百。
文官三品者、司禮監秉筆級、武官正副都督、錦衣衛同知級,務必上朝。
餘者諸臣勳爵,按舊制提前一日登記,人滿不納,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很多大臣極不情願地領旨,有的則長跪不起。
口中直呼:
“陛下如此,大明危矣!”
這個雷太大了。
昨日那些事兒都能忍受,上朝改成這樣,許多人無法適從。
“聖上乃限制言路,有違祖制,本官不服!”
一些大臣非常憤怒。
“不行,本官要勸諫陛下收回旨意,本官要上書!”
“......”
有些人就差罵娘,有的則認為,陛下此般無比英明。
廣場上亂成一團,七嘴八舌不絕於耳。
鴻臚寺官員出言呵斥,朝臣才悉數退出。
王承恩將諸臣反應看在眼裡,冷哼一聲,與蔣翰林一道欣然離去。
參考訊息:
歷代聖旨,一般由翰林院、或皇帝指派的專人傳旨。
明朝自朱瞻基起,開始重用太監,宦官有了讀書識字機會。
普通聖旨才變由太監宣讀。
但比較重要的聖旨,仍按規制不變。
歷代王朝限制宦官涉政,太監基本都目不識丁,根本無法宣旨。
電視劇上來不來聖旨一攤,太監開始字正腔圓宣讀。
除明代電視劇符合事實外,其餘朝代純屬扯淡。
......
坤寧宮。
懿安皇后張嫣、貴妃田秀英等,正編撰著華夏日報。
幾人眼圈微紅,昨晚熬到丑時方入睡,今早不到辰時就起床。
昨天皇后叫上她們,說了聖上旨意,幾人甚感不可思議,弄清楚後又都無比興奮。
她們都飽讀詩書,做起來並不生分。
按經廠送來的活字模組預估,兩張紙排版完畢後,尚有部分空餘。
一時沒想好該編寫何種內容。
美人們正挖空心思皺眉間,皇帝駕到。
一番後宮禮儀,崇禎拿起底稿。
邊看邊點頭稱讚,誇得美人們喜滋滋。
還順手提筆,寫了幾個醒目標題,讓眾人目瞪口呆。
當皇后說出尚餘有版面,暫未想好何種內容時。
崇禎尋思一陣,列出兩條啟事。
第一則,募兵資訊,近日禁衛軍(原四大營)於城中招兵,歡迎百姓踴躍報名,還列出相關要求及待遇。
第二則,招納莊戶啟事,西苑及各皇室官地,大量招納百姓,闡述了田租標準,官地未來發展趨勢等等。
如此,版面就齊了。
崇禎大手一揮,兩則資訊,由內帑支付八錢銀子廣告費。
這還要收錢?
美人們有些不解,經皇帝解釋後全都喜笑顏開。
將底稿讓太監送去經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