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禁軍統帥(第1/2 頁)
翌日,天還沒有亮。
洗漱一番,王承恩隨即遞來一份密奏,崇禎看了看,沉吟片刻,嘴角浮起一絲冷笑。
而後於乾清宮外跑了若干圈,弄得大汗淋漓,很是舒爽。
又舉起燧發槍訓練多種持槍姿勢,尋找其中不足之處。
還讓王承恩叫人今日之內設定好標靶,他往後要經常練槍,八塊腹肌也得儘快找回來,槍法要比打氣球更準才行。
之後晨浴一通,匆匆用過早膳,在東暖閣坐定。
王承恩泡上一杯熱茶,小心伺候,方正化於一旁站立,不多時黃得功、周遇吉前來。
二人都未面過聖,有些緊張,一番行禮,滿是謙卑與虔誠。
望著這兩個歷史猛人,崇禎心中感慨不已。
黃得功四十歲上下,擁有“黃闖子”雅號,周遇吉三十出頭,兩位屬於繼曹文詔、盧象升之後,明末最勇武將。
按照軌跡,黃得功將在明年冬天,入京統領禁軍,被原主派出去征討流賊,其後戰功卓著。
是原主直接掌控的唯一野戰軍隊,可惜人數偏少。
李自成圍攻京師,黃得功尚在南方剿賊,得知皇帝殉國,幾乎肝腸寸斷。
後被福王(弘光帝)封為靖南伯,期間高傑差點把他坑死。
最後南京城破,投降蟎清的劉良佐率部勸降,黃得功嚴詞拒絕,被無情殺害。
另一猛人周遇吉,將於明年初夏,擔任張鳳翼手下前鋒副將,數年後接任山西總兵。
其治軍很有一套,數次抵禦建奴流寇,戰果輝煌,於崇禎十七年在山西寧武關,率7000兵卒抵抗十萬闖軍。
其堅守近一個月,滅掉流賊數萬,令李自成一度產生放棄念頭。
可惜最終寡不敵眾戰死,屍體被流寇肢解洩憤,留下一句:“無國哪有家,一軍皆忠義”的曠世豪言。
其妻劉氏,率麾下幾十婦女兵,搶奪夫君遺骸,力戰而亡。
此類人等,都是妥妥大明忠良!
那些歷史程序令人無比噓唏,這一世絕不能再讓忠魂悲憤,計較一城一池得失的事兒,也絕不會再度發生!
收起思緒,連忙叫王承恩賜坐。
推辭一陣,二人顫顫巍巍,坐下小半個屁股。
將方正化介紹予兩人認識,崇禎噓寒問暖一陣。
兩人支支吾吾不敢多言,過了好一會兒才適應過來。
從他們隻字片語間,能感受到絕非迂腐懦弱之輩,相反很有想法,只是大環境這般不堪,自身職位又不高,往往心有餘力不足。
這其實就是崇禎想要的人才,也是選中他們的原因之一。
閒聊得差不多,隨即給注入一劑強心針。
擢升黃得功為副總兵銜,任四衛營主將;周遇吉擢升為參將銜,任四衛營副將。
兩人錯愕,搞半天皇上召喚入京,是讓統領禁軍。
他們在地方上默默無聞,雖有戰功,但與大將軍們比起來,職務不值一提,是何緣故進了聖上法眼,實在令人費解。
禁軍可是天子親軍,聖上調邊將掌管,如此信任實屬天大榮耀,忙跪領旨意,都有點誠惶誠恐。
不容他們多想,在此空談毫無意義,命方正化即刻安排,秘密去北郊四大營。
便讓自己的護衛先去得勝門外兩裡等候,不得驚擾宮中其餘人等。
又於王承恩耳邊,小聲吩咐幾句,王大伴會意,領命而去。
而後令黃週二人帶上隨從,分批次出城會合。
崇禎回到乾清宮,著一身便裝套在龍袍外面。
兩刻鐘後,連同王承恩、方正化和十餘護衛,非常低調地走出皇城。
這次出去,並不擔心其它,主要是身邊有小人,當下還不是收拾的時候。
他得在外邊住上幾天,安排軍中事務,順便等兩個人,那兩人行蹤太重要,不能在宮中召見,需要高度保密。
待數日後回京,開朝就將有一出大戲可看。
一個多時辰後,眾人來到燕雲馬場。
禁軍軍營就在馬場內,整個營地綿延數里,不遠處還有兩條溪流合二為一。
營地比外圍地勢略高,是個不錯的設營地點。
崇禎不著急入營,讓方正化將四大營主副將召來,待巡視一番馬場,再回營聚兵。
不多時,十餘武將及御馬監管事前來,崇禎一馬當先,在遼闊草場奔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