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乞討的大明宗室(第1/2 頁)
漢高祖時空
劉邦在觀看直播時,對明朝藩王制度的描述感到吃驚,他說道:“這明朝以天下百姓供養一姓,而且宗室子弟都不事生產,難怪青鳥主播說這是‘養豬’制度。”
蕭何作為漢朝的丞相,對財政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他默默計算後開口道:“按照朱元璋的制度,日後供養宗室的祿米,幾代之後便會超過軍隊和官員的支出,這如何能長久。”
劉邦隨後對太子劉盈和諸皇子說:“當年天下百姓供養始皇帝和秦二世一人揮霍,就已經水深火熱,你登基後萬萬不可學朱元璋,宗室子弟成年後就應當自謀生路!”
劉盈連忙答應道:“是,父皇,兒臣一定輕徭薄賦,善待百姓!”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在觀看直播時,嘆息道:“朱元璋能以白身而得天下,自身是雄才大略,但沒想到竟然以一家之幸而虐百姓。”
李承乾年紀尚幼,對國家財政和宗室制度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他疑問道:“耶耶,天下如此之大,難道還供養不起皇室嗎?”
李世民溫柔地摸了摸李承乾的腦袋,回答道:“按照大明剛開始的宗室人口算,天下養著皇室自然綽綽有餘,但這些宗室繁衍之下,總有一天會像當年漢朝的劉氏一般,遍佈天下。”
明太祖時空
殿中的諸王看到朱棣也要削藩,心中不免感到複雜,他們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朱棣,這反映出他們對削藩政策的擔憂和不安。
朱柏輕輕開口道:“還好那時候我已經死了,不然豈不是四哥還要削我。”
朱元璋和朱標沒有發表評論,因為他們明白,削藩是歷代帝王鞏固中央集權的常見手段,關鍵在於執行的方式和程度。
然而,當青鳥將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形容成“養豬”制度後,幾人的臉色變得不好。這種描述顯然觸怒了他們,因為它貶低了宗室成員的地位和作用。
當看到朱棣預設官員誣告藩王,藩王受辱於王府屬官的情況時,朱元璋勃然大怒,對著朱棣大罵道:“你個兔崽子,咱拼死拼活,不就是想讓咱朱家人過上好日子,你如何放縱官吏,欺壓宗室。”
朱棣連忙解釋道:“父皇,那不是我,我又不是明太宗。”
青鳥的評論“大明養的這群‘豬’最終把大明咬死了”進一步激怒了朱元璋,他向著直播間怒斥道:“大明富有四海,難道還養不起咱一家人嗎?”
但他的怒斥,青鳥是聽不到的,但青鳥的講解還在繼續。
······
【在明英宗那會兒,大明王朝的錢包已經開始癟了,這可不是小事。
想當年,朱元璋和朱棣用這制度鞏固皇權,那是威風八面,可如今,這制度卻成了壓垮帝國財政的大山。
短短70年,這制度就露出了破綻,藩王們的歲祿把國庫壓得喘不過氣來。
“陛下,咱們的歲入不夠分歲祿了,懇請增加歲祿。”藩王們的奏摺像雪片一樣飛向京城,每年的哭窮季成了朝廷的例行公事,甚至有人提出自己收祿米的荒唐建議。
財政壓力山大,皇帝們也只能放寬政策,藩王們開始有了自行收稅的權力。
這可是特權啊,藩王們繞過布政司,直接向百姓伸手,這無疑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到了明英宗時期,靖江王府和寧王府把價格提高了3到4倍來剝削百姓,民間與皇族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到了嘉靖年間,問題更是集中爆發,這一時期出現了有名的宗祿危機。
山西的歲祿直接破產,嘉靖在位時,山西歲祿欠款次數高達22次,山西的財政體系徹底崩潰。嘉靖皇帝只能挪用鹽稅來補貼,但這種權宜之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嘉靖10年,朝廷劃撥了89,350兩白銀作為固定的王府歲祿。但這點錢遠遠不夠,於是嘉靖皇帝又在27年呼叫44,000餘兩鹽稅來補貼宗室。
東拼西湊,最終宗室補貼的虧空,引發了朝廷內庫的空虛,河東運司鹽課虧損,戶部連一兩白銀都不剩。
這時候,海瑞的上疏中就振聾發聵地提到:“天下大弊在於藩王!嘉靖者,曰家家皆淨,無財用也。”
後世崇禎朝亡於財政崩潰,多數學者認為,財富被東林黨和藩王掌控,中央只能百倍盤剝百姓,這樣的政權怎能不亡?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些天文數字一般的歲祿,藩王還擁有驚人的擴地能力。史書記載,為了彌補藩王在政治上的虧欠,中央允許藩王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