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開局曝光,唐高宗喜歡小媽 > 第27章 急促的削藩開始了

第27章 急促的削藩開始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楚漢傳奇時空

劉邦看著直播間上放出的靖難爆發前的明朝局勢圖,不由得感慨道:“真是個泱泱大國,沒想到連南方蠻土,都被這明朝開發的如此成熟。”

蕭何這時疑惑道:“燕代苦寒之地,不想這朱棣居然能以一城而取天下,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張良也開口道:“這朱棣與朝廷的實力差距如此之大,日後能成功看來與主播所說,朱允炆的‘作死’有關係!”

朱元璋時空

朱元璋看著青鳥列出來的資料,和朱允炆即位時的情況,眉頭緊鎖,心裡也在打鼓:“這樣的情況下,老四這個兔崽子如何敢起兵,如何能成功?”

朱元璋緩緩看向朱標,朱標搖頭無奈道:“看來是允炆這孩子,做了什麼事情,將剛開始的優勢全部斷送了。”

······

【朱允炆這位皇帝,可以說是拿著一手好牌開局,但最後卻打得稀爛。咱們就來說說他是怎麼把優勢給“作”掉的。

首先,朱允炆繼位後,他身邊有三位心腹謀臣: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和翰林院侍講方孝孺。這三位,都是他的智囊團。

朱允炆一改朱元璋重武輕文的傾向,優待文士,提高文官品級,這是他的一大政策轉變。同時,他還“銳意復古”,想要實行井田制,對官名、宮名、殿名等仿《周禮》頻繁更改,這些舉措在文人看來,是符合他們想法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顯得毫無用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朱允炆失敗後,名聲還這麼好,因為在文人眼中,他簡直就是一位聖主。但問題是,朝廷的位置就那麼多,你把位置都給了文人,那些武官勳貴怎麼辦呢?

朱允炆手下不是沒有大將,除了耿炳文、郭英等人外,還有一批新生代優秀將領,如瞿能、平安、盛庸等,相比靖難集團中的燕府將領,建文麾下可謂名將雲集。但這些將領雖然有較高的軍事素養,軍中資歷稍低且不能服眾。

朱允炆要麼棄之不用,要麼他們勢窮降燕,少數堅定保嫡且戰功卓著者也因統帥失律而戰死。

在軍事上,朱允炆打仗都聽黃子澄和齊泰的,導致軍事上節節敗退,武將人心開始倒向燕王。隨著南京方面將領的不斷投降,燕方將領越打越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是朱允炆作死的第一個問題,你可以改革,但專業的事情為啥不讓專業的人來做呢?】

······

朱元璋時空

朱元璋聽到青鳥講到朱允炆居然以儒生之言來安排軍隊,那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大怒道:“紙上談兵之輩,怎麼能將行軍打仗之事託付給他們。”

朱標見狀,趕忙拍了拍朱元璋的背,生怕老父親一下子氣昏過去。

湘王朱柏輕輕蹙眉,疑惑地問道:“‘井田制’不是夫子講的,千年之前周朝的制度嗎?這大侄子怎麼還用這麼老的制度。”

朱元璋輕輕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好了,咱們繼續看下去吧,看看朱允炆還能搞出什麼新花樣。”

······

【接下來,我們要講到靖難之役的直接導火索,削藩。

朱元璋在晚年,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畢竟歷史上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朱元璋曾問過朱允炆關於削藩的看法,朱允炆的回答是這樣的:“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朱元璋聽後,覺得朱允炆仁厚,所以下定決心傳位給他。但朱允炆實際操作起來,卻和他哄爺爺時截然不同。

朱允炆登基後,還沒過爺爺的喪期,就和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商量削藩之事。

齊泰認為應先削實力最強的燕王,但黃子澄反對,認為應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建文帝支援黃子澄,遂先後廢除五位親王。

說到朱允炆,他做事真是雷厲風行。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為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

建文元年四月,朝廷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

兩個月後,明廷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徙漳州。

而其中湘王朱柏的遭遇,可以說是讓朱棣下定決心起兵,也是靖難之役中,諸王坐山觀虎鬥的重要原因。

朱柏遭人指控有意圖謀反等罪名,建文帝降旨命朱柏入京師訊問。朝中大臣決定派遣軍隊偽裝成商隊,直到抵達荊州後,準備逮捕朱柏的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