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秦朝之亡(第2/2 頁)
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了避免受辱,選擇了自盡。胡亥即位的第二年,李斯也遭受了極刑:先是黥面,然後劓,砍斷左右趾,再腰斬,最後是醢,這在當時是最殘忍的處死方式,叫做“具五刑”,用五種刑罰處死。李斯的一家也難逃一劫。
李斯或許在扶持胡亥登基的時候,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朝中的重臣和能臣被胡亥殺戮殆盡,他連地方上的官吏也沒放過。他效仿自己的父親嬴政,開始巡遊天下,但他的巡遊完全是為了享樂。他曾經說過:“人這一生就如白駒過隙,做了皇帝,我想盡心享樂。”
胡亥殘害完官吏,又把矛頭對準了老百姓,繼續大量徵發全國的農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調發五萬士卒來京城咸陽守衛,同時讓各地向咸陽供給糧草,而且禁止運糧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陽周圍三百里以內的糧食,必須自己帶糧食。
但陷入享樂的胡亥,身邊的權力慢慢被趙高所奪取。
在一次朝會上,趙高弄來一隻鹿作為禮物獻給胡亥,對胡亥說這是一匹好馬。胡亥聽了不禁笑出了聲:“丞相怎麼開這樣的玩笑,這明明是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仍然堅持說是馬,胡亥便問在場的大臣們。大臣們因為害怕趙高的權勢,又不知道趙高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很多人便隨聲附和著說是馬。
其他人有的說是鹿,有的裝聾作啞。
事後,趙高便根據大臣們的不同說法區別對待:說是鹿的人一律找藉口殺死,說馬的人則被當成自己一派的人。
而此時,被胡亥和嚴酷的秦法壓迫的百姓終於受不了了。
秦二世元年,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根據秦朝法律,過期要斬首。
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將尉,發動兵變,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二世三年(公元前前207年)七月,劉邦帶領的起義軍攻下武關。
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詐詔發兵包圍望夷宮,胡亥被迫自殺。
但趙高的好運也到頭了,不久趙高便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秦亡。】
······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