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靈璧之戰(第1/2 頁)
【朱棣在小敗一陣後,雖然立刻站穩了腳跟,但這時他面臨的危機,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為啥這麼說呢?
四月二十三日,燕軍眾將要求北返,擇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說“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大部分人站於左側,朱棣怒。
在過去兩年的靖難之戰中,雖然朱棣這邊相對弱小,但憑藉著他的魅力和統軍能力,這個造反小團隊還是團結一致,打贏了朝廷。
而現在,朱棣的軍隊都已經打到長江邊上了,與京城隔江相望,怎麼軍中反而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呢?
這裡面的原因可不少。
首先,朱棣的軍隊裡有很多北方士卒,甚至北方少數民族士兵的人數不少於漢族士兵,水土不服可能是士氣低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現在他們所處的位置是朝廷的腹心地帶,南軍在這裡部署了大量的軍隊,這和在北方作戰的情況大不相同。
最後,現在南軍的統帥是魏國公徐輝祖。徐輝祖是誰?
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之子。
要知道,在朱元璋時代,徐達長期在北平、山西一帶練兵備邊,鎮守北平十餘年。
直到洪武十七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朱元璋將徐達接回南京休養。
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為了追思徐達開國之勳,更是贈其家三世皆為中山王。
而且,明朝朱元璋實行的是萬惡的軍戶制度。
也就是說,現在跟著朱棣造反的這些人,他們的祖父父親,可能都是徐達麾下的將士。
朱棣造反之所以能夠一呼百應,除了他自己從軍多年的威望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老婆是徐達的女兒。
那現在魏國公徐輝祖就在對面,幾十年前上一個魏國公徐達,就此從京城出發,一路打到了北平,推翻了元朝。
那這個魏國公,會不會和他爹一樣,也是個超級猛人?
諸多因素糾葛在一起,便出現了歷史上的這一幕!
就在朱棣軍中即將生變之時,朱能這時強力支援朱棣,表示“漢高祖十戰九不勝,卒有天下”,堅定了燕軍堅持的決心。
正好這時,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回徐輝祖。
當然也有記載,說是京城謠言徐輝祖要投降朱棣,所以朱允炆疑心病又犯了。
但歷史上記載的很清楚,徐輝祖在朱棣攻入京城時曾帶兵反抗,而後在朱棣想要登基時,也拒絕以魏國公之名勸進,後世也將他作為建文忠臣首位。
無論是徐輝祖先被召回,朱棣的燕軍再堅定信心;還是說燕軍先堅定了決心?
此時朱棣又一次轉危為安了,那接下來就是隻要擊潰面前的大軍,就可進入京城了,但朱棣要如何攻入高聳的京城呢?】
······
漢武帝時空
劉徹在直播上看到關於徐達的威望及其對朱棣造反的影響,輕輕皺眉。
衛青注意到劉徹的神情變化,立刻表明了自己的忠誠和退讓之意,他說:“陛下,只待為陛下驅逐匈奴,臣立刻退居長安,閉門修養。”
劉徹聽到衛青的話,連忙拉著衛青的手,表達出對衛青的信任和依賴,他說:“仲卿你是什麼樣的人,朕最清楚。而且你是太子的舅舅,太子還需要你的扶持啊。”
衛青則連忙表示謙遜和忠誠,他說:“臣不敢,太子是君,而衛青是臣,為陛下和太子效忠乃是臣的本分。”
唐太宗時空
李世民沒有深究徐達之事,畢竟剛剛登基的李世民,在軍隊的威望可以說是最高的。
可能等到日後太子登基時,他才需要為這些事情發愁。
他將注意力放在了更廣泛的國家事務上。他對於朱元璋的軍戶制度感到好奇,向群臣詢問青鳥主播為何對此制度如此唾棄。
李靖作為唐朝的名將,對軍事制度有著深刻的理解,他開口解釋道:“看上面所說,祖父子三代皆為將士,可見這軍戶制度乃是世代為兵,開國初期還好,日後恐怕成為權貴奴役士卒的制度。”
李世民聽了李靖的分析後,點頭表示理解,並進一步類比道:“莫非就如同那佃戶一般,日後成為世家大族的奴僕?”
眾人聽後,都點頭表示認同。李世民最後開口道:“難怪青鳥主播如此厭惡,想必她也是對百姓有著仁愛之心。”
朱元璋時空
徐達在聽到直播中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