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曹軍動劉備驚,諸葛亮的錦囊妙計(第1/2 頁)
建安十三年,八月初。
荊州,新野。
一間靜謐的茶室內,兩人分位而坐。
一人面如冠玉、身高八尺,身上的氣度與年紀極不相符,彷彿看透世事一般寵辱不驚。
臉上掛著輕笑,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中年男人。
一身粗布麻衣,脖子上還搭著一條汗巾。
無論從長相還是氣質,都跟剛耕種完自家田地的老農一般無二。
輕輕端起茶杯,沒未入口便是幽幽一嘆。
“唉,軍師,近日來聽聞景升兄的身體每況愈下。”
“我曾派人去求見,卻皆被拒之門外,以你之見若景升兄意外病故,兩位公子誰能接任荊州之位?”
中年男人開口發問,這一點對自己來說很重要。
重要到直接關乎,自己能否繼續在荊州立足。
自己也曾經奢望過,徐州的一幕重新上演,但見過劉表三次之後,心中便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荊州的不是,遠比徐州要複雜十倍、百倍。
聽到這個問題,丰神俊朗的青年並沒有多少意外。
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望著坐在火爐上的茶壺,上面的熱氣嫋嫋。
彷彿出神一般,喃喃著道:“主公,上個月劉琦公子獲封江夏太守,此事你可知曉?”
中年男人面色沉重的點頭,端著茶杯問道:“你是說?”
青年輕輕點頭,表情不算輕鬆,心裡默默在盤算著什麼。
過了片刻後,才重新開口:“此時劉荊州兵種,長子被排擠出核心,已經不言而喻了。”
“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劉表早就死了,就如同當初始皇東遊駕崩,李斯、趙高所為。”
聽到這個可能,中年男人目光突然變得冷冽起來。
“秘而不宣,偷天換日?”
青年微微頷首,淡然一笑:“還有第二種可能,劉表已經病入膏肓、不省人事,對荊州失去了掌控。”
“但無論哪種可能,對我們而言都絕非好事。”
端起茶杯,青年微微抿了一口。
隨即突然皺眉:“今日的茶,略顯有些苦澀了。”
“基於這兩種可能,還有一個必然事件,其中若有人暗痛曹操。”
青年頓了頓,隨即又改口說道:“不,曹操一定已經知道這個訊息了,。”
“主公應當早做打算,此時曹軍應當在前往荊州的路上了。”
中年男人面色啞然,臉上露出苦相。
腦海裡升起的第一個詞,竟然是逃跑。
可如今天下之大,自己又能逃到哪去?
能讓自己走的路,越來越窄了。
中年男人抬頭,目光看向面前的青年,眼裡充滿了希冀。
竟然不顧身份,起身對著青年重重一拜:“請軍師救我。”
青年見狀連忙起身,略顯惶恐的扶起了自家主公。
“主公這說的是哪裡話,亮與主公休慼與共,自當盡心竭力輔佐。”
“只是目前的時局如此,不宜輕動、還需隱忍儲存實力,等待一個機會。”
諸葛亮的眼裡,精光一閃而逝。
繞是以自己的智慧,一時間都想不出完全的退敵之策,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荊州的主人是劉備,自己能調動一州之力,自己有自信能讓曹軍鎩羽而歸。
可現在的劉備,經過數年的發展,也不過是寄人籬下,手底下不過兩萬兵馬。
面對數以十萬計的曹軍,難如登天。
“靜待機會,儲存實力嘛。”
劉備喃呢了一聲,有些失神。
雖然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可諸葛亮又在讓自己等什麼呢?
機會,真的還有嗎?
“報。”
茶室外,傳來一名親衛急促的聲音。
腳步沉重的跑了進來,對著二人便拜倒在地。
“主公,軍師,不好了。”
“徐軍師派人傳回訊息,宛城附近突然有大批曹軍抵達,預計三日後便可抵達博望城。”
劉備的雙眼瞪大,又迅速沉下心來。
回頭望了一眼諸葛亮,說中了!
竟然真的讓諸葛亮說中了,曹軍果然來了,還來的如此之快。
“軍師,博望乃襄漢隘道,若博望失守遭殃的將會是新野軍民。”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