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大芻竟然是商人的後代!(第1/2 頁)
在上次韓城他們被大芻部落聯合其他部落滅了之後,大芻部落就釋出了一個命令。
那就是遇到海外來客,第一時間彙報給大芻部落。
所以趙雲他們登陸,進入這片大陸的訊息,正在朝王庭這邊傳來!
趙雲也知道他們登陸的訊息已經走漏,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到神賜部落。
不過這個時候又沒有北斗導航系統,趙雲只能使用笨方法,直接派出無數的探子,根據姜林提供的方位,搜尋神賜部落的位置。
不過唯一的好處是,神賜部落本來就在上次韓城他們登陸的不遠處,所以趙雲只要找到韓城他們登陸的地方,那麼距離神賜部落也就不遠了。
當然,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
……………
大芻王庭!
在姜林來到這裡的第六天,他才接到訊息,大芻的王要見他!
姜林在大芻王宮的護衛下,來到了一座建築恢宏的大殿前,而在大殿前的廣場上,姜林赫然是發現了一座青銅大鼎!
看到這大鼎的時候,姜林頓時眼睛就發直了!
因為這種大鼎他很是眼熟,在大漢皇宮裡面就有一個。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
從此那九鼎就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在春秋戰國的後期,秦國和楚國都曾帶兵到周王城洛邑求這九鼎,只是到了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從此消失無蹤。
大漢皇宮的那個青銅大鼎也並非是九鼎之一,而是大漢的能工巧匠仿製的,之前就是放在大漢皇宮裡面鎮壓氣運的。
姜林對這些東西並不相信,所以他登基之後,就把那玩意直接扔進了寶庫。
大芻王宮的這個青銅鼎雖然和大漢皇宮裡面的不一樣,但是姜林確定東西就是青銅鼎。
而縱觀整個地球所有的文明,也只有華夏文明中,這鼎有特殊的意味。
看到這個鼎的時候,困擾姜林很長時間的一個困擾,終於是想明白了!
那就是為何野牛部落裡面會有工藝那麼好的祖傳的青銅器,後面技術後面斷代了!
姜林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那就是這些土著,這些在後世被稱為印第安人的野蠻人,他們也許和華夏人是同根同源的存在。
相傳,當年商紂王涿鹿之戰輸給了周武王,在鹿臺引火自焚,大商因此滅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是改朝換代,那些大商的貴族自然是得到了清洗,有些大商的遺民自然就逃到了其他的地方。
其中就有紂王的王叔萁子帶著一群人往東北逃去,甚至在朝鮮半島生活了很長一段的時間。
甚至在馬韓和辰韓的記載中,萁子就是他們的開國君主!
但是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萁子在朝鮮半島待了一段時間後,就繼續北行,最後直接來到了北漢州,在這邊生存下來。
如果是這樣,野牛部落的青銅長矛,眼前的青銅大鼎就全部能夠解釋了,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從華夏,從大商帶過來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他們的文明衰退了,甚至青銅器的製造也斷層了,這也很好理解!
青銅器的鍛造是很多人力物力的支援,還需要這方面的技術人才。
而萁子從華夏來到北漢州,到最後安定下來,這中間不知道要經歷幾代人,老一代的技術人員去世之後,這青銅甚至很多技術失傳,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如果你把後世的一群人,直接丟到原始社會中,幾代人之後,他們的後人和原本的原始人,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還有,姜林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那大商的王室,他們就是姓子,就比如紂王,雖然稱帝之後名為帝辛,但是他的本名就叫子受!
姜林眼眸閃動,看來這北漢洲自古以來,也是我華夏的領土啊!
就在姜林的感慨中,他被人帶到了一個大殿上!
大殿的左前方是一個精緻的龍椅,龍椅上坐著一個有些蒼老的男人,他的左右各站著兩個年輕人,其中一人正是姜林見過的二皇子,子昊。
除此之外,這大殿裡面還站著數十人,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些人都是大芻部落的高層。
姜林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一個荒唐的念頭,如果這些人都死在了這裡,那麼大芻會不會立面陷入混亂,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