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后(第1/1 頁)
坤寧殿
皇后端坐在鳳椅上,看了眼底下給她請安的女人們,最後目光落在了淑妃身上,低垂的眸光裡閃過一絲諷刺。
她端起茶,喝了一口,淡淡道:“妹妹怎麼來了?大皇子身體還好嗎?大皇子體弱,離不得你,若是有事,淑妃可以早點回宮照料他。”
淑妃臉皮一僵,硬聲道:“好了。”
旁邊的付婕妤臉色頓時一黑,再一次懷疑自己和淑妃結盟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皇后體弱,家世不顯,再加上成婚十年都未能生育一子半女,這身板就坐不直,所以當了皇后後也只讓後宮妃嬪們初一十五來坤寧殿請安。
一月兩次請安,旁人都按時來點卯,偶爾還會來皇后宮中坐坐,表示自己對後宮之主的關心。
但淑妃呢,仗著自己家世比皇后略高一點,又生育了皇帝的長子,就看不起皇后,連初一十五都不來請安。
哦,她還知道找藉口。
每次都藉口大皇子體弱多病,她要留在長春殿照顧大皇子。
但這藉口找的還不如不找,一個皇子,還是皇帝的長子,他的母親為了照顧他連初一十五去給主母請安都不行。
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孩子身體差啊,身體差成這樣,還能有什麼作為?
老老實實養身體去吧。
若要說孩子的身體其實沒差到那種地步,問題又來了,既然大皇子身體康健,那你為什麼不去給皇后請安?
你不請安,只能說明你淑妃張狂,仗著生育之功藐視皇后。
皇后只讓妃嬪們初一十五請安,算是個非常仁慈的主母。主母越仁慈,就越襯得你這個淑妃面目猙獰。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母子是相互影響的,皇長子之母如此張狂,她養育的皇長子如何能擔得起家國大任?
付婕妤曾經委婉地提醒過淑妃,就算真的不想給皇后請安,隨便找個別的理由,自己生病也行,出門摔跤崴腳也行,只別拿大皇子的身體做藉口。
然而淑妃卻罵了她一頓,說她嫉妒她能生育皇子。
付婕妤知道淑妃的意思,皇長子生病那是生病嗎?不是,那是在提醒後宮眾人,尤其是皇后,她,淑妃,生育了皇帝唯一的兒子。(當時二皇子、三皇子還未出生。)
現在呢,有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皇長子不再是獨苗苗寶貝疙瘩,卻是個公認的病秧子。
大熙皇子八歲(實歲六歲)就要進資善堂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等基礎教育。
而皇長子都十歲了,還沒進學。
皇帝長子還是個文盲,皇帝忙於政事,沒想起來忽略了,而前朝那些大人們居然也沒有上奏提醒皇帝。是他們都忘記了嗎?
那二皇子才將將三歲,如何已經傳出了聰穎的聲名?
還有文士主動請纓想要教導二皇子?
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說明,皇帝乃至朝廷很大可能已經放棄了大皇子,偏偏淑妃還沒有發現異常。
再說說三皇子,三皇子養到了一歲半,不出意外已經站住腳了。
三皇子的生母林充容是皇后的陪嫁丫鬟,兩人利益一致,只要皇后提出想讓三皇子養到自己名下,皇帝大機率不會拒絕。
這樣三皇子就有了嫡子的身份,大熙立嫡立長,嫡在長之前,更別說這長子還不堪重用。
沒看這兩年皇后已經不復從前那麼低調了嗎?
隨著三皇子的長大,皇后會越來越有存在感。
偏偏淑妃還沉浸在往日的榮光裡,還幻想著皇帝立大皇子為太子。將來大皇子登基,她就是皇帝生母,能壓皇后一頭。
今天也是,皇后出言關心大皇子,還讓你提前回宮照顧大皇子,別管她心底怎麼想的,排面上,那就是嫡母的慈悲心腸。
你淑妃就得感激涕零,結果你一句軟和話都不說,硬邦邦一句“好了”就完了。
你以為你這是在和你宮裡的宮女說話嗎?
況且今天非初一非十五,大家一股腦兒跑來了這坤寧殿,難不成是真想給皇后請安?還是少了坤寧殿這一口粽子?
大家過來,不還是想打探一下選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