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曾思道的境界(第1/2 頁)
何況這四書五經本來就是李牧從之前的那個世界剽竊過來的,算不上是他本人的著作。
所以。
李牧並不覺得將這九部經文傳播出去,自己就能榮獲像至聖先師言淵那般受千萬人膜拜敬仰的名氣。
李牧摸了摸鼻尖,一本正經道:“名字享譽九州,小子不敢去想。不過如果這九部儒道經文對咱們儒道一流學子們的境界提升,提供一些助力,那麼小子還是樂於見到的。”
說完。
他沒再保留,將其他八部經文的內容,逐字逐句誦唸了出來。
起初曾思道還算平靜,保持一手捻鬚一手品著手中茶水的悠然姿勢。
然而。
漸漸地。
他便沒辦法保持平靜了,只因李牧所念的內容委實對他的衝擊太大。
在聽到《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時,他眼前不禁一亮,心說原來這才是一個人的真正修養和品德。
而當聽到李牧唸的《孟子》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足以傳誦千古的至理名句後。
曾思道更是直接騰地一下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情不自禁地拍手讚道:“好一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牧,光是這兩部經文,就足以讓你名垂咱們儒道的青史了啊!”
儘管這位書院的院長平時不怎麼循規蹈矩,不過像此時此刻這般由衷地盛讚一位書院夫子的情況,尚且還是第一次。
如果說之前李牧吟的那句“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還只是讓他對李牧處在欣賞的感官。
那麼這個時候,在聽完李牧念出來的《大學》和《孟子》後,他再看向李牧時,眼中已經多了一些驚歎和震撼了。
過了約莫兩刻鐘光景,等曾思道聽李牧唸完這四書五經的所有內容後,整個人宛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地怔立於當場。
好一會兒之後。
才見他堪堪回過了神來,一臉表情複雜地望著對面的李牧,道:“李牧,你可知道,一旦你所著的這九部儒道經文流傳了出去,將會在整個九州引起多麼大的轟動麼?”
李牧默然不語。
其實這也是他內心的憂慮所在。
否則。
在他穿越過來的前幾年,搞清楚這個儒道世界人們所誦讀的經文,乃是前幾代至聖先師遺留的為數不多的儒家典籍後,為求名滿天下,便早就忍不住將四書五經這九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作品,給傳播出來了。
然而事實上,他心裡清楚,一旦他那樣做了,只怕早就在穿越之初,便會被一些心術不正的儒道高手給抓過去囚禁起來,逼迫他吐出知曉的所有儒家經文了。
畢竟,這是一個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玄幻世界。
人們並不是簡單地誦讀經書,考取功名,而是實打實地可以將周圍的靈氣轉化為文氣,並且提升自己的境界,互相戰鬥攻伐的。
這種情況下,他一個修為盡廢的普通凡人,腦海中居然儲藏了這麼多的儒家經典巨著,那還能討得了好去?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李牧還是懂的。
此番若非是他獲得了系統,並且需要幫助周子路在問天塔第一層闖關“書”字號傳功室,他也不會讓四書五經問世。
至於眼下,他將四書五經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曾思道。
那是因為他信任曾思道的為人。
他知道,像曾思道這種胸襟寬廣心懷天下的大儒,是斷然不會有那種據這些儒家經文為己有、好讓自己名留青史的邪惡想法。
事實證明,他對曾思道的看法還真準。
曾思道這會兒已經恢復了之前的那種灑脫姿態,故意斜睨了他一眼,道:“小子,既然你知道這些經文對九州的影響,就應該清楚,假如老夫將這八部儒道經文據為己有,讓九州的儒士都對老夫敬仰朝拜,那麼用不了多久,老夫文氣狂增之下,甚至有機會突破到至聖。”
李牧摸了摸鼻尖,道:“倘若院長想要將它們據為己有,早在來時的路上,就應該先除掉子路,然後趁小子沒有防備,將小子擒到某處無人所知的秘境,嚴刑拷問了。”
“哈哈!”
聞言,曾思道當即啞然失笑道:“你小子還是一如既往地迷之自信。不過老夫對你的八部儒道經文沒有心思,並不代表信國乃至咱們書院其他人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