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軍功之爭(第2/3 頁)
就有信心將變法進行到底,讓秦國真正成為傲視群雄的強國。 而此刻,朝堂上的氣氛也漸漸緩和下來,只是舊貴族們的心中,依舊燃燒著對變法的不滿之火,暗暗想著日後如何尋機扳回局面 。
,!
西山之戰大獲全勝後,秦國朝堂舉行盛大的論功行賞儀式。本應是皆大歡喜的時刻,可舊貴族子弟與新派將領卻在軍功評定環節起了激烈衝突。
舊貴族子弟身著華麗服飾,趾高氣昂地站在朝堂上。甘龍的侄子甘羽,滿臉驕橫,率先開口:“此次西山之戰,我雖未衝鋒在前,但在後方出謀劃策,功勞可不小。我看這頭功非我莫屬,理應封我高位,賞賜良田千畝!”
新派將領趙風,身上還帶著戰場的硝煙氣息,聞言頓時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手指甘羽,怒目而視:“你好大的口氣!戰場上,你躲在後方,連敵人的面都沒見著,還好意思搶功?真正的功勞,是我們這些在前線浴血奮戰、殺敵無數的將士掙來的!”
杜摯的兒子杜峰也不甘示弱,冷笑道:“趙風,你不過是個平民出身,靠著運氣才在戰場上嶄露頭角。如今竟敢在朝堂上對貴族大呼小叫,眼裡還有沒有尊卑?”
趙風氣得滿臉通紅,拳頭緊握,反駁道:“尊卑?在戰場上,只看誰殺敵多,誰的戰術貢獻大!不是靠家族蔭庇就能竊取戰功的!”
負責軍功評定的官員王綰,站在一旁,眉頭緊皺,一臉為難。他看看舊貴族子弟,又看看新派將領,嘴唇動了動,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這時,新派的另一位將領白起站出來,沉聲道:“此次評定,當以戰場上的實際殺敵數量、戰術貢獻為唯一標準。我在戰場上,親率小隊,迂迴包抄,切斷韓軍補給線,這是有目共睹的功勞。若讓那些虛報戰功的人得逞,如何向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交代?”
舊貴族們一聽,頓時炸了鍋。一位舊貴族跳出來,指著白起罵道:“你這小子,不要以為立了點戰功就了不起!沒有我們貴族在背後支援,你們能有今天?就像這變法,看似風光,實則破壞了秦國的根基,父子分家,人心惶惶!”
朝堂上亂作一團,舊貴族子弟和新派將領互相指責,吵得不可開交。嬴渠梁坐在王座上,臉色漸漸陰沉下來,他重重地咳嗽一聲,朝堂上的爭吵聲才稍稍減弱。
嬴渠梁目光如炬,掃視眾人,沉聲道:“軍功評定,關乎將士們的生死榮辱,關乎秦軍計程車氣與未來。朕絕不允許有人徇私舞弊,破壞規矩。王綰,你如實上報戰場上的詳細情況,朕要親自審定。”
王綰連忙行禮,額頭滿是汗珠,顫聲道:“臣遵旨。只是…… 只是這兩方說法不一,臣實在難以決斷。”
嬴渠梁冷冷地看了一眼舊貴族子弟,又看向新派將領,語氣堅定:“若查實有人虛報戰功,定要嚴懲不貸;而真正的功臣,朕絕不虧待。秦國要強大,靠的是公正嚴明,靠的是每一位將士的熱血與忠誠。變法之事,也是如此,不能因一時的困難和誤解就停滯不前。”
甘龍和杜摯站在一旁,臉色難看。他們知道,這次想為子弟謀取不當利益怕是難了,但心中依舊不服,暗自想著後續如何在其他事情上找回場子。
新派將領們則微微鬆了口氣,他們相信嬴渠梁會做出公正的裁決,只是這場紛爭,也讓他們明白,變法之路,雖有勝利,但依舊佈滿荊棘,未來的挑戰還很多。 而秦國的命運,也在這一次次的朝堂紛爭與變革中,悄然發生著改變 。
不久後,商鞅推行新的賦稅律法,旨在增加國庫收入,為國家建設和軍隊擴充提供資金。然而,舊貴族暗中指使地方官員拖延執行,他們蠱惑底層小吏,散佈新法嚴苛、會加重百姓負擔的謠言,使得許多地方政令不通,百姓對新法也心生疑慮。
商鞅得知後,心急如焚,立刻進宮奏請嬴渠梁:“君上,新的賦稅律法關乎秦國的興衰,如今卻被舊貴族暗中阻撓,地方官員拖延不辦,還散佈謠言蠱惑百姓。若不及時嚴懲這些阻撓官員,新法將難以推行,秦國的發展也將受阻。”
新派官員們紛紛附和,一位新派官員義憤填膺地說:“君上,這些舊貴族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秦國的大局,實在可惡!必須嚴懲那些犯錯官員,以儆效尤。”
可舊貴族們卻在朝堂上以 “體恤民情” 為由,為那些犯錯官員開脫。甘龍滿臉悲慼,聲淚俱下地說:“君上啊,這些地方官員或許只是擔憂新法會給百姓帶來過重的負擔,才有所遲疑,並非故意阻撓。他們也是一片苦心,為了秦國的百姓著想啊。如今百姓對新法本就心生疑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